•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 医保指定医院
0930-6212297
医院新闻

在迎接新生命的地方

2023-01-21 11:52:03 6次  供稿:祁培峡   编辑:曹香兰   摄影:产科   
手机端浏览
字号:

  随着防疫政策优化调整,医院接诊人数迅速增加,州人民医院迎来了孕产妇就诊高峰期,接诊、救治人数持续创新,近两个月产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工作压力。院党委书记马丁援、院长安永东多次在调度会上强调,当前要集中精力保证患者救治,确保包括危重孕产妇在内的州级临床五大救治中心运行顺畅,保障全州急危重症患者救治。

  在副院长杨发萍带领下,产科没有一天按下“暂停键”,门急诊、病房、产房、急危重症孕产妇救治绿色通道始终保持正常有序诊疗,产科“娘子军”克服种种压力和困难,以仁爱之心,用精湛的医术救治一个个危重孕产妇,迎接一个个新生命。患者女,22岁,因“停经39周,上消化道出血、失血性贫血、肝硬化失代偿期、妊娠合并乙肝10年、低蛋白血症”于2022年12月5日紧急从积石山县人民医院转入我院,当时孕妇心率124次/分,血压86/52mmHg,胎心90-110次/分,情况十分危急,随时危及生命。当时疫情防控正处于吃紧期,副院长杨发萍、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副主任马春兰在急诊产房为患者开辟“绿色通道”,她们克服连续作战的疲劳,术前充分掌握和评估孕妇情况,启动紧急预案,请消化科、感染科进行MDT,并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处实施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进行紧急剖宫产手术,在产科团队及有关科室的通力协作下,胎儿安全分娩,男婴Apgar评分良好,之后孕妇被送入ICU接受继续治疗,男婴转入新生儿科留观。作为临夏州危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我院产科在积极收治患者的同时主动为七县一市基层医院疑难危重症患者提供远程会诊帮助,给予线上问诊、线上分析病情并给予指导治疗,解决转运患者的困难,降低各种风险,最大程度方便患者。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1月19日,产科门诊量达2864人次,收治住院患者330人,特需病区收治74人,救治危重孕产妇138人,分娩总数356人,其中手术124人,阴道分娩232人。

图片

  从2022年12月中旬开始,产科感染的患者不断增多,70%以上患者为阳性,感染的医护人员也在增多。可对于自己确诊新冠阳性这件事,产科医护人员的第一反应不是担心,也不是“躺平”,而是深感歉意,生怕自己“倒下”后会给同事带来更大工作压力。那段时间64张床位基本满员,所有医生不论年资,一律下沉,从高年资医生任海燕、祁发玲、马春兰、苗玉芬、方宗玫、马翠莉、唐彩霞到张琼、马瑞玥、马翠华、李丹、马中燕、赵宇如等青年骨干纷纷参与急危重症诊治工作,每天需要办理住院手续、巡视病房、观察新生儿情况,还要兼顾部分跨学科收治的呼吸道感染重症老年人,人手紧、工作强度大,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叫累。值班16个小时,手术一台接着一台,共产党员、住院医师马灵玲来回穿梭在走廊中。她说,“看见一个又一个孕产妇平安生下宝宝,我觉得再苦再累都值。”

  2022年12月19日凌晨2点,当天值二线班的任海燕刚做完一个胎心监护,还没来得及坐下,一位东乡县籍的男性推着轮椅冲进了科室,轮椅上坐着即将临盆的老婆。“大夫,大夫,我媳妇快生了,麻烦看看!”“别急,慢慢说。”丈夫向任海燕副主任说明了情况,表示自己的老婆已经第二胎,目前还没足月,1小时前突发羊水破裂,现在宫缩强烈。了解情况后,她迅速为孕妇做抗原检测,检测结果阳性。她一边安抚孕妇及家属,一边迅速联系产房,叮嘱孕妇不要用力,以最快速度将孕妇推至产房,发现宫口已全开,顾不上采取防护措施,立即进行接生,从入院到分娩用时不到20分钟,顺利产下一名女婴。事后任海燕说,当时情况危急,根本顾不上考虑产妇抗原阳性,只想赶紧送到产房顺利生产,换作科室任何一个人,都会这么做。任海燕副主任回忆,12月初,病房里转运过来第一例新冠阳性孕妇。随后,急危重症的孕妇也陆续转来。“最艰难的是去年12月中旬那段时间,科室医护人员普遍感染,人手明显不足,我在工作群里发消息,说有体力上班的工作人员请接龙。当时大家表示都能上班。临床工作压力确实大,但基于这身白衣赋予的使命感、责任感,大家义无反顾选择坚持。”全体护理人员在护士长赵艳梅的带领下昼夜奋战,毫无怨言,每天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态。护理人员夜班任务重,发热的孕产妇需要吸氧、静脉滴液、物理降温,还需监护胎儿的情况,她们无条件给予全方位照护,从一个病房到另一个病房,从黑夜熬到黎明,“女汉子”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医务人员的大无畏精神。

图片

  在州人民医院产科,我们随时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预约挂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