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 医保指定医院
0930-6212297
医院新闻

复苏、复苏,一颗又一颗心脏!

2023-01-12 19:30:35 43次 供稿:祁培峡 编辑:曹香兰 摄影:祁培峡 审核:马丁援
手机端浏览
字号:

  “快,上呼吸机!”“马主任,你一定要救救我弟弟,他还年轻,才刚刚开始活人”。

  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一场生命救援正在接力。病房里,一边是此起彼伏的咳嗽声,一边是医生护士们上气不接下气的喘气声,不知是汗水还是泪水,早已把N95口罩浸湿,面罩变得模糊不清。4、5名医生轮流跪在抢救床上,用尽全身力气,为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患者男,25岁,临夏某工地监工,因长期熬夜,在家突发紧急状况,伴“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大汗淋漓、躁动不安”于2022年12月17日17:10入院,心内科值班医生迅速分析研判,诊断为急性左心衰、高血压(极高危)、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包积液、肾功能衰竭、低蛋白血症,大家一致认为,患者属病危型,随时有生命危险。吸氧、上心电监护仪、呼吸机、结扎四肢减少静脉回血,经过数小时紧急抢救,患者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终于从“死神”手里抢回了一条年轻的生命。住院一周,患者身体状况恢复如常,大家悬着的心终于放下。就在出院前,患者姐姐扑通一声跪倒在医生办公室门前,激动地向马进才主任和心内科医护团队道谢,她说:“特殊时期非常担心就诊不畅通,耽误救治,但州人民医院给了我们希望。没有心内科专家们的努力,我弟弟恐怕坚持不下去了,对我的父母亲也是致命打击,一个家可能就散了。”类似这样的重症患者心内科最近收治的越来越多。冬季原本就是心血管疾病高发季节,再加上新冠病毒的感染,近40天来,伴随感染患者的不断增加,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不同病种且症状复杂的老年患者络绎不绝,其中30%的患者出现白肺,绝大多数患者都是65岁以上的老人,心血管内科也成为了医院收治急危重症患者最多的科室之一。复苏一颗颗骤停的心脏,2022年12月10日至2023年1月5日,心内科门诊共接诊1867人,收治住院患者119人,完成心脏介入手术75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手术32例,会诊310人次。

  在近40天连轴转的重负之下,心内科医护人员也相继感染。但当听到有心脏骤停、心衰的病人需要抢救,科室群里马上“热闹”起来。“我没事,让她们先休息,我还撑得住!”,“我没有什么不舒服,我可以来上班!”,“性命攸关的大事,累一点,苦一点,不算什么!”住进心内科的患者基本上都是急危重症,随时需要抢救。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同时间赛跑,同病毒较量。面对科室医护人员纷纷病倒的情况,57岁的科主任马进才作为高年资医师昼夜奋战,连续20多天驻在医院,保障急危重症救治,风霜侵鬓,却从未有劳苦之言。闵海、马海山两名老专家响应医院号召参与患者救治、值班值守,解决心内科门诊急剧增加的具体困难。拜文廉、虎鹍、马晓文、马永胜24小时坚守待命,随叫随到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手术。年轻医生马珍珍、马溶智、马梅霞、马晓云刚结束医院指令性任务,没来得及休整便投入到科室医疗救治工作中。护士代贺梅、胡丽娜、马玉霞、祁雯雯、邓学珍......已经连续几天没合眼,奔波于护士站、病房,每天微信运动超过2万步。护士郝明霞、蒋琎、孙小英为了避免被感染而影响工作,主动在科室闭环。面对一批又一批入住的患者,病情差异化严重,有的病人因为身患重症而产生心理压力,有的病人因为身体素质差导致病情反复。在护士长马媛的带领下,大家齐心协力,为每一位患者做好诊疗服务。

  CCU更是惊心动魄,保障特殊重症患者的安全是他们的任务。近期,CCU累计收治36人,急诊会诊400余人次。12月30日凌晨4点,灯火通明,CCU副主任张春秀、马林,医生马兴城等联合科室同事夜以继日,这是他们在24小时内连续开展的第4台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手术顺利,患者转危为安。同时积极收治其他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如室颤室速、急性心力衰竭等,争分夺秒和死神赛跑。一直以来,我院胸痛中心成熟的急诊救治流程,技术过硬的介入团队,一次次心肌梗死患者的成功救治,获得了患者及家属的广泛赞誉。胸痛中心坚持24小时开放绿色通道,强化流程管控,充分发挥胸痛中心区域协同救治作用,通过节省院前救治时间、院内快速开通绿色通道,尽最大努力缩短胸痛患者救治时间,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2022年年底至今累计接诊急危重症患者67例(心源性胸痛53例,非心源性胸痛14例),高危胸痛32例,低危胸痛21例,急诊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术27例,溶栓5例。

  心之所愿,无所不成!心内科团队用日夜坚守和默默付出,守护着生命的律动。

预约挂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