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 医保指定医院
0930-6212297
医院新闻

【州人民医院建院70周年主题征文系列作品选】——七十载风雨兼程,七十载青春如歌

2023-01-05 18:51:36 224次
手机端浏览
字号:

  〔编者按〕从1952到2022,70年来,一代代州医人笃行致远、守正创新,始终秉承“厚德、精医、创新、奉献”的院训和“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主体,办人民满意的医院”的办院宗旨,锐意进取、自强不息,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卓越成就,竭力守护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为生动展现建院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州人民医院发生的巨大变化,我院特举办以“杏林春暖七十载,悬壶济世万里路”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为建院70周年献礼。现展示部分优秀作品供大家赏析。

七十载风雨兼程,七十载青春如歌

——向谱写临夏州人民医院发展之歌的先驱致敬!

作者:怡珑珑(公卫科副主任护师)

(1969年北京天坛医院和玄武护校的医务工作者来到临夏)

  1965年6月26日,毛主席发表了著名的“六二六”指示:“把医疗卫生的重点放到农村去!”随之,1969年北京天坛医院和玄武护校的大批医务工作者来到了临夏这片位于祖国西北,当时还非常贫穷落后缺医少药的小镇。他们不仅把精湛的医术带到了临夏,也把他们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财富永远的留在了临夏,留在了州人民医院。

  当时的州人民医院工作环境十分简陋,只有几排低矮的平房和两栋两层木质结构的小楼,一栋作为妇外科,一栋作为内儿科使用,冬天用“煤砖”生火取暖。医院的辅助检查除了检验科的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等一些基本项目外,只有一台X线片机,诊断疾病主要靠医生的听诊器和临床经验。

  小时候,很佩服州人民医院穿着白大褂的大夫们,后来我也穿上了这身制服,加入了这个团队。记得那时候内科住院部有位来自北京天坛医院名叫刘传第的医生(曾在协和医院内分泌研究室供职3年,著有《克汀病研究》一书),说起他给患者“查体”的功夫,同事们没有不佩服的,所有他管床的患者从头到脚“望、问、叩、听、扪、敲、引”,一丝不苟,一些比较隐匿的疾病在他这里也难以遁形。当时一名患者得了就现在来说也是罕见病的血液代谢性疾病,曾到上海某大医院求医诊断未果,就在刘传第医生这里被确诊了。据说为了确诊无误,当时检验科黄来斌老师还带了患者的两试管尿液标本连夜赶到兰大二院检验科做了鉴别诊断。

  翻开这些医生背后的履历,即使现在也让人咂舌。2008年的一天,原保健科祁永录主任说起曾和他一起共事的同事,他无不佩服地说五官科甘雨霖医生医术如何高明,不仅技术好还会六国语言。口腔科邹庆礼医生是八年制口腔医学专业毕业,技术水平也是不得了。更别提那些当时在本专业大神级的医生,各有各的绝活。但无一不平易近人,讲起课来也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大查房讲课不仅所带的医生们听得入神,就连病房内的患者和家属也是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哮喘、过敏性紫癜、糖尿病、肺结核等常见病的防治,就是目不识丁的患者和家属们,听过他们的讲解之后也能说出一些基本常识。

  那个时期的内科主任叫韩铁生,医生有李文绮(曾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从事解磷定的研究)、杨万峰、肖先缜(原内科主任在临夏工作到退休)、刘清洁、赵云香等;外科有常镇(主任)、廉锡伟、宋宗尧、孟召忠、刘善长等;儿科有徐文芳(主任)、蔡文瑞等;妇产科有罗世芳(主任)、黄俊莉、张晚农等。护理工作者有陈月蓉(护士长)、宋瑞环、李桂英、徐芬该、刘天真、于万莉(原门诊部主任)等。

  现在个别工作年限长的老同事还记得肖先缜主任,那时肖主任还是一名普通的住院医,有天夜里有名患者病重,肖医生拿了一本和成人拳头差不多厚的医书,在患者床头守护观察了一夜,手不释卷地钻研了一夜,太阳升起又重新开始了第二天的工作。他高超的医术和高尚的人品在业界和群众中都是有口皆碑的,用精湛的医术为无数患者挽回了生命,淳朴善良的患者为了感激救命恩人送来攒下的几个土鸡蛋,常镇主任就以1角钱的价格(那时的鸡蛋价格每只6-7分钱)核算给患者。

  妇产科主任罗世芳(原北京天坛医院学科带头人),曾师从于中国妇产科学的开拓者之一、协和医院著名的妇产科主任、教授林巧稚先生。罗世芳主任一行的到来,不仅为临夏的广大妇女带来了福音,也为临夏州人民医院妇产科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朝花夕拾,只是他们造福临夏人民的冰山一隅。他们的到来不仅改善了临夏人民缺医少药的现状,还为临夏人民带教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医务工作者,如王海萍(原内科主任,广州中山医学院毕业后分配至临夏州人民医院内科,师从于北京天坛医院)、马谦(原妇产科主任、临夏州人民医院副院长,临夏州卫校毕业后师从于罗世芳主任);培养的第一批护理工作者有唐玉萍(原护理部主任)、康世菊、马优梅、苟小红(原临夏州卫生学校妇产科教研室主任)、田小丽(助产士)、鄂环、赵淑、周桂芳(助产士)、梁正莲(助产士)等,为临夏州医疗卫生事业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七十载弹指一挥间,却是一代又一代州医院人青春岁月的接力更迭,是一代又一代州医院人日夜兼程辛勤耕耘的七十个春夏秋冬。近三年“新冠”病魔横行,年轻的州医院人肩挑历史重任,战病魔、铸医魂,从未退缩。他们为保临夏这片土地上人民安康,酷暑三伏在定点医院,在前往核酸采样的乡间小路,身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汗如雨下。数九寒天日夜不分在露天预检分诊,在条件艰苦的方舱医院和病魔赛跑……这风雨兼程的七十载,是一支动人心弦、继往开来的歌,是一支高亢奋进的歌。在这庆祝临夏州人民医院成立七十周年的日子里,向为谱写过这支歌和正在谱写这支歌的每一位临夏州医院人致敬!

预约挂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