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安永东
(2022年11月26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员工是医院的主体,是推动医院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基础。实践证明,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今天,“以员工为主体”的管理理念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一、为什么要坚持以员工为主体?
2019-2022年近三年是州医院历史上取得成绩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社会效益最佳的三年。医院医院综合实力显著提升,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评审,成为临夏州首个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优异、取得连续突破,在国家首次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斩获佳绩,在全国排名781名,甘肃省内排名第8。在2021年度三级公立医院“国考”中,考核全国排名617位,我院首次进入“B+”序列,全省共有45家西医三级公立医院参加国家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我院位列总体第7名,名列全省综合医院第四名,位列地市级医院第1名。临床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学科建设成果突出,危急重症救治能力稳步提升,成功创建并规范运行临床“五大救治中心”、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通过国家PCCM(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项目规范化建设认定,心脏大血管外科建设成效明显。医院信息化建设快速推进,信息化通过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认证测评,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授牌,获批甘肃省助理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等等。医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反思深层次的原因,这些成绩的取倾注了全院干部职工心血与汗水,离不开以员工为主体的办院理念,全体员工发挥了主体作用。
近年来,医院深耕管理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以员工为主体,充分调动了员工积极性、创造性、能动性,激活了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推动医院驶入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
1.构建现代医院质量管理架构与管理制度,持续推进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地见效。以《医院章程》为统领,建立健全医院内部管理机构、管理制度、议事规则、办事程序等,规范内部治理结构和权力运行规则,切实提高了医院运行效率。建立健全医院各项制度。完善医院决策机制。优化完善医院500余项制度,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厘清职责分工,理顺工作关系,捋顺办事流程,促使职能更加优化、权责更加协同、监管更加有力、运行更加高效,让员工工作的舒心、安心。
2.大力改革绩效考核方案,调动职工工作积极性。实施以“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为导向,以工作量、服务质量、成本控制为核心要素的“综合目标六维平衡计分绩效考核法”绩效考核分配体系。健全内部分配激励机制,注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及做出突出贡献等人员倾斜,落实编制内外人员同岗同薪同待遇,稳步提升全院职工薪酬水平,切实让职工分享到医院改革发展成果,提升职工幸福感。
3.建立践行公平、公正的选举、用人的激励机制,激发人才队伍活力。大力提拔政治合格、业务过硬的中层骨干,以规按程序选用一批组织放心、临床认可度高、患者口碑好业务骨干,提拔为中层干部,成为医院管理、学科建设、业务发展的中坚力量。
4.健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在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对编制内外人员统筹考虑,聘用人员实行A、B、C岗位分类管理,实现同工同酬。打通职称晋升通道,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职称评聘方案,保障员工利益。
5.大力引进紧缺人才。借助州委人才引进好政策,通过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自主引进等多渠道引进各类人才400余人,其中包括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硕士研究生;天津医科大学、吉林大学“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为医院后续发展注入活力。
6.提供实施才能的舞台,提升员工的成就感。院领导班子同德一心,营造一种积极向上、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氛围,增强人才的向心力。根据科室发展需求为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医院给予政策倾斜,提供人力、设备等软硬件配套设施、资源支持,做好人、财、物的保障,给想干事、能干事的人提供发展平台。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推出《百人计划》、《人才梯队建设计划》等各类人才培养计划,打造科学合理的人才梯队。关注职工职业成长,灵活施策,鼓励职工到国内高水平的医院进修、学习、深造,提高职工在外出进修、在职攻读学位的各项待遇。
7.加强人文关怀,关心关爱员工。医院积极加强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开展慰问活动、举办职工运动会、登山活动等,营造全院积极乐观向上的工作氛围。开展评先选优,通过选树优秀医师、优秀护士、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进行奖励,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奉献热情,提升职业荣誉感。
8.夯实文化发展根基,加强员工的教育培训。医院用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凝心聚力、培根铸魂,通过职代会、月例会、周例会以及医院微信公众号等各类宣传平台,用共同信念来凝聚人,用发展目标来鼓舞人,用先进典型来激励人,建设一支能达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命运共担的医护团队。多方面、多角度汇聚职工力量,使大家心向一处想、力向一处使,形成以院为家、以院为荣的集体意识,为推动医院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坚强的精神力量。
二、借鉴学习先进医院独特的人文关爱文化,培育以员工为主体的医院新文化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创立于1994年,医院以“给您真诚、信心和爱”为服务理念,“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为管理理念。短短的28年,已经成长为一家与国家接轨的三家综合医院,在全国2508家三级公立医院中位列全国第10名,连续三年进入A++序列,稳居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前1%。成绩的取得除了他们不忘初心为病人服务、为社会服务、不断创新追求卓越以外,还与这家医院独特的人文关爱文化有着必然的联系。通过培育以员工为主体的培养、激励文化,以员工为主体的关爱、帮助文化,让员工自觉维护医院利益,让医院办得更好,走得更远。如邵医免费为员工创办了一份内刊——《邵医之声》,专门为员工发声,传播医疗技术与医患故事,传递医院的正能量。“邵医讲堂”,从医学人文、医患沟通、职业修养、人生智慧等方面,带给员工最前沿的医学知识与职业思考、感悟。“邵医咖啡”,不仅仅是一杯咖啡,更多的是医院对员工人文的关怀,让他们自身成为“人文建设”的代言人。不断关注每位员工的职业发展,鼓励并支持他们实现自己的职业抱负和理想。
学习借鉴邵逸夫医院“以患者为中心”和“以员工为主体”的人文关爱文化,始终坚持以员工为主体的理念,不断关注员工的成长,突出以员工为主体的主人翁思想,对我院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
三、培育优秀的文化为医院铸魂,让其成为每个员工的心中的灵魂信仰
医院文化是医院发展的灵魂,一个医院要行稳致远必须在培育铸牢文化上狠下功夫,没有灵魂的医院走不远、做不强。州医院走过70年发展历程,逐步形成了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党建文化、精神文化、品牌文化为核心的“五大文化”。“厚德、精医、创新、奉献”的院训;院歌《大爱最辉煌》;“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办人民满意的医院”的办院理念;“内科外科化、外科微创化、医技介入化、医院智慧化”的发展思路;“学科专科化、专科中心化、中心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以“树名医、建名科、创名院”为抓手,努力建成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全省民族地区三级公立医院的一面旗帜、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的美好医院愿景等为载体的医院文化,将激励新一代州医人砥砺前行、开拓进取。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船的力量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一样,只要我们全体干部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向一处使,我们医院这艘启航的大船才能乘风破浪前进,才能无往而不胜。未来,我们要以文化为医院铸魂,塑造医院形象,凝聚医院力量,形成发展合力。重点突出以人为本理念,对外“以患者为中心”,对内“以员工为主体”,寻求医院发展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的同心圆,奋力打造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