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清晨,州人民医院创伤中心值班电话响起一阵阵急促的铃声,积石山县医院外科医生来电:一位53岁男性患者,因坠落伤至左侧胸痛伴气短3天,已给予“左侧胸腔闭式引流术”,闭式引流管总共引出血性液体1700ml,术后给予抗炎、止血、止痛、雾化吸入、止咳、化痰等综合治疗,但患者病情呈进行性加重。经电话沟通了解病情,当地治疗条件有限,建议转我院进一步诊治。由于患者来自高风险区,我院创伤中心紧急启动疫情期间高危患者救治流程,直接将患者转入发热门诊,完成辅助检查、MDT讨论后,诊断为:1.左侧血气胸;2.左侧肺不张;3.左侧创伤性湿肺;4.左侧多发肋骨骨折(连枷胸),决定由在急诊科闭环的创伤中心二线医生、副主任医师程黎明组织紧急手术,急诊在全麻下行开胸探查+胸腔粘连松解术+肋骨复位固定+胸腔闭式引流术。全程在二级防护下给予手术抢救治疗。
术前CT
术后CT
11月11日,患者康复出院,我院创伤中心再次从死神手中抢回一条生命。疫情当下,州人民医院全体员工坚决服从院党委统一领导,以医者仁心履行白衣天使的职责。在特殊时期,即使是平日里的常规手术也显得很艰难,从县级医院及时、安全转送至我继续治疗,既能不能影响正常救治又要防范病毒的无孔不入,各级医护人员都尽职尽责。
疫情之下,州人民医院不断探索既要守住疫情防控的“安全线”,又要守护患者救治的“生命线”,进入州人民医院急诊科,最强烈的感受就是紧张而有序,无论是和病毒“短兵相接”的“遭遇战”,还是发热门诊、过渡病区的“多线作战”,一项项针对不同风险等级来院患者的规范和流程清晰明确。做到这点并非易事,这是一家三甲医院的担当,离不开全院各岗位职工反复研判演练形成的一整套医疗总规范。疫情期间,没有核酸结果的紧急手术在州人民医院已经做了很多台,从高风险区域来的急危重患者,抢救从未被耽搁。在临夏州,我院是收治急危重患者最多的医院,没有之一,我们在切实降低死亡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一套从急诊、发热门诊到手术室、重症等的救治流程,只为更加科学、规范、高效的守护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