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 医保指定医院
0930-6212297
医院新闻

【州人民医院建院70周年主题征文系列作品展示】 ——我和我的妻子

2022-11-21 17:21:01 44次  供稿:刘淋   编辑:柴秀礼   审核:马丁援   
手机端浏览
字号:

  〔编者按〕从1952到2022,70年来,一代代州医人笃行致远、守正创新,秉承“厚德、精医、创新、奉献”的院训和“以患者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医院”的办院宗旨,锐意进取、自强不息,战胜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卓越成就,竭力守护这片土地上人民的健康。为生动展现建院7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州人民医院发生的巨大变化,我院特举办以“杏林春暖七十载,悬壶济世万里路”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为建院70周年献礼。现将部分优秀作品作出展示供大家赏析。

我和我的妻子

  作者:刘淋(1984-2004任临夏州人民医院副院长)

  本文作者与妻子的合影(作者提供)

两情相悦不期而至

  我从少年到大学毕业,都和奶奶相依为命。男大当婚,奶奶开始为我的终身大事操心了。1967年分配在即,学校一直在酝酿每个学生的去向问题。正值这时,奶奶也在物色准孙媳妇,她相中了一个叫卢芳的姑娘,奶奶叫我回临夏相亲。第一次约会,她身着浅兰色的工作服,没有粉饰,羞得面颊绯红,不时用深遽的大眼睛打量着我,谈话间,方知她是州招待所的服务员,让人心生爱怜。也许爱越简单,越着迷。隔了一天,我悄悄地递给她一封信,直抒爱慕,声情并茂的表白,触动了她的情感。在最美好的年华里,彼此收获了最真挚的感情,我俩在爱与被爱中闪婚了。

  新房的顶棚四壁被烟熏得暗淡,可经30瓦的一盏电灯相映分外好看,柔和的光线烘托出新娘子秀美的脸庞,愈发显得眼波流转,深情款款。她很会扑捉话题,调解情绪,见我额角上沁出一层细细的汗珠,便微笑着说:“你那天给我的信是用感情写的,很生动嘛!”我连连点头称赏,并插了一句:“我写的话,全是从心里流出来的……”两个人情不自禁相拥爱抚,她又喃喃自语:“你怎么瘦成这样?不会有什么病吧!”我说:“没事,学生都这样子。”她笑了,笑靥很美,为了逗她开心,我接着说:“我没有尝过人乳,在婴幼儿时吃红枣长大的,饿了哭得好伤心,奶奶搂着我,拍着我说噢噢——睡觉吧,狗娃来了我打它……”她扑哧一笑,连忙掩住了我的嘴……早晨起床,我看你,你看我,相顾而笑,我却有几分得意。

  新婚燕尔未了,生活就有了起伏,我和上百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陆续分配到东乡县,我是沿岭乡。因为命里多了一个人,觉得自己的命从此轻慢不得;她也不改初衷,坚守自己的约定,忙着收拾行李,执意要送我到目的地。其实我去沿岭乡时,那里还没有卫生院,那一夜住的是土坯房,纸糊窗,偏遭连夜下雨,打头风,屋内噼里啪啦地响。我打了个寒噤,偎依在她身旁,有“山雨欲来风满楼”的诗意,也许这跟心境有关,住水泥瓦房的人领略不到。这一宿,如我俩漫漫人生路的引子,宝贵而真切。

  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妻子睹物伤情,埋下头,眼泪打湿了枕巾,半晌一句话也不吭。我的心绪也乱得很,一大早,她吃了几口家里带来的馍,依依不舍,眼里噙含着泪花,离别时百步一回头,一直到不见了身影。

两地相思一处忙愁

  人总不能缠绵于儿女情长,我用孔子称赞颜回的话自勉:“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病人随叫随到,我的足迹踏遍了沿岭、汪集方圆近50里的地方,很快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每月回一趟家,来去四天,出诊箱派上了用场,弄点鸡蛋用麦麸子层层隔好;另一头用几个输液瓶盛满清油,装在提兜里。把出诊箱和提兜系在一起,一前一后搭在肩上。那时没有汽车、拖拉机,徒步行走60里回家,就等妻子开门的欢喜,奶奶欣喜若狂,半嗔半疼地嚷嚷:“也不知道肩头垫个手巾,皮都快磨破了!”

  在那个物质匮乏、定量供应的年代,奶奶吃斋信佛,妻子生怕营养不良,每天坚持给奶奶加一个鸡蛋,半斤牛奶。

  我的奶奶裹足、不识字,但聪明能干,针线茶饭是行家里手。那时居委会里组织学习“老三篇”,她聆听数十次后竟然能背诵如流。她也是个电影迷,凡有新片上映,妻子用自行车推着她去电影院,散场后再接回家,沿路她还津津乐道地给妻子说电影的故事情节。

  妻子每周几乎要给奶奶搓澡、剪指甲、修小脚上胼胝,即使卧病在床,也没有一丝异味,收拾得干净体面。妻子的温存孝顺,让孤寂的奶奶沐浴着温暖的阳光,逢娘家人就夸:“我没生女儿,孙媳妇胜过亲生的女儿。”

  奶奶一生坎坷,与妻子在同一屋檐下,共度了十四个春秋,幸福而安详。临终前,卢芳把她的手放在自己手中摩挲,端详着她慈爱的脸庞,她气息微弱地自语道:“前院的水,后院里流呢,你们有好哩”。悲伤中,我俩目送老人驾鹤西去。

  我没有忖度过妻子对奶奶发自内心的疼爱,有一天看见黄永玉的隽语:“美比好看好,但好,比美好。”凡与妻子共过事的人,或亲戚朋友,无不称道她的贤惠勤劳。我当时在东乡,儿女幼小,妻子挑起了生活的重担。她会持家,烹调做饭,裁剪缝纫样样都是达人。从来节俭、不惜力,肯吃苦,有时屋脊漏雨,她爬上房顶,用水泥把裂隙填平;有时独自用架子车拉运煤砖;单位给的锯末,加工木材后的废料,她装在麻袋里捆扎好,摞在架子车上有几米高,一个人驾着车辕从陡坡上疾驶而下,身为女子,她的勇气和坚韧非同小可。

勤勉工作  自强不息

  在乡下一干就是四年,1971年,我被调到东乡县医院,并担任业务院长。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东乡县医院人才济济,有原州医院外科主任、北京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医学院、兰州医学院毕业的骨干医生,个个训练有素,学有所长,我深知查同龄人的病房谈何容易?所以我低调行事、团结同行、勤勉服务、自强不息,把心都扑在病人身上,使东乡县医院经过一个艰辛的过程后,后来居上,逐步显现出来强劲的发展势头。同时,我也夯实了基础,练好了基本功。

  1976年,我调到临夏州人民医院,我仍然常备不懈,因为我深知“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的道理。二十年如一日,我先后获得了“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称号,“甘肃省优秀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等荣誉称号,若说我事业有成,一半是妻子甘做绿叶,默默付出的结果。

  糟糠之妻的忠贞不二,使我俩的爱潜滋暗长。记得我在北京宣武医院进修学习时,她来信叮嘱:“人生漫长,不要在得失之间或喜或忧,健康第一,善良第一。别赶着学习,按时吃饭,睡好觉,奶奶有我呢……”淳朴的话如绵绵的春雨“润物细无声”,触动着心灵深处的情感。

疾病捉弄  爱覆疼痛

  2013年早春二月的一天,瑞雪飘零,屋内花卉翠绿,妻子在家培苗浇花,倏然腰部感到“有闪了一下的难受”,我查体发现第十二胸椎和左骼后上棘,压叩痛显著而固定,就立马送往临夏州医院。诊断结果一出来,我的脸吓得煞白了:同源多发的骨内皮细胞瘤,这种病极为罕见,尽占脊柱肿瘤的百分之零点五,已经浸润到脊髓的硬脊膜,若不及时手术,必然导致中枢性瘫痪。在这性命攸关的时刻,我和女儿掩泣伤心,儿子儿媳悲戚不已,但妻子却表现得异常镇定。庆幸的是,影像科定位准确,骨科和麻醉手术科精心操作,历时2小时40分钟手术后,成功分离粘连,干净利落地切除了肿瘤。术后护士们专业而贴心的服务,儿女们衣不解带的侍奉,二十天妻子就康复出院了。隔了一个月后,又进行了规范的放疗,基本痊愈了。妻子心悦诚服地说:“我的病势严重,险些瘫痪。多亏州医院的医生护士,让我逃过了这一劫难。”放疗前回家疗养时,俯身腰背发僵,伸直受限,我就给她洗腿脚,揉捏按摩,循经取穴,以指代针,日复一日,症状缓解。其实这对我来说,不是义务而是机会,妻子说:“给我洗脚,你不怕丢颜面吗?”我笑笑点头道:“我情愿!数十年你不就是这样照顾我的吗?我俩从一见心动的情侣,到年迈的老伴,一路风尘仆仆,现在是该犒劳你的时候了,几度夕阳红,你快乐,我才快乐!”妻子温情地瞥我一眼说“遇上你是缘分,我也知足了”。

  作于2013年11月18日


 

预约挂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