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红色?怎么在疫情防控一线践行初心使命?在州人民医院托管的临夏州全民健身中心方舱医院里,临时党支部的党旗高悬墙壁,在这里,凝聚了来自州人民医院、张掖市医疗队、临夏市政法系统的65名党员抗“疫”力量,虽然他们隔着口罩面屏看不清对方的脸,但他们都有一份方舱情、一颗向党心,都是互相鼓励向上的力量。他们最坚定的政治信念、自觉的责任担当、坚决的实际行动,亮身份、展风采、冲在前,全力以赴,同心战疫。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7月30日晚,方舱医院临时党支部党员大会上,方舱医院临时党支部书记、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魏学全带领全体党员进行线上+线下宣誓,重温入党誓词,党员医务工作者们声声铿锵誓言,传递着他们战胜疫情的决心和信心。
会上,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疫情防控重要指示精神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尹弘在临夏调研时的讲话精神,并对前期方舱医院运行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总结经验,部分张掖市医疗队党员结合在方舱生活和工作的经历作了个人交流发言。魏学全同志代表临时党支部向张掖市医疗队120名白衣战士表示感谢和慰问。他指出,张掖市医疗队在临夏州抗疫主战场,与州人民医院医务人员一道,共同保卫临夏,传递了中华民族守望相助、共克时艰的手足情深,展现了张掖儿女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面貌,也为医务工作者赢得了荣光。他叮嘱医疗队成员和公安人员做好个人防护,注意休息,为疫情防控做出更大贡献。
张掖市医疗队作为首批支援临夏州的医疗队,同我院管理团队共同运行着432张病床的临夏州全民健身中心方舱医院,从7月24日首批患者入住开始,从预检分诊、患者收治、医疗救治、护理服务、院感质控到后勤保障,大家苦战鏖战,每到夜晚,方舱内外灯火通明,宛如白昼,繁忙的工作让他们早已经忘记了时间。在紧张的救治和保障工作中,方舱医院注重在疫情一线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临时党支部副书记、河西学院附属张掖市人民医院护理团队领队闫莉在7月30日党支部第一次党员大会上说:“我是一名老党员,上过非典一线、参加过多项援助任务,荣获过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我一直发自内心的跟党走,哪里需要我就战斗在那里。越是在这样特殊的时期、特殊位置成立成立临时党支部,越需要党员挺身而出,坚守岗位,以党建引领抗疫,让临夏早日回归往昔岁月。”
开舱之初,舱内突发状况时有发生,党员医务工作者们克服各种困难,不断摸索总结经验,针对方舱医院特点,创新工作模式。临时党支部始终注意引导广大党员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冲锋在前,勇于担当。由于广河籍和东乡籍患者数量增加,报卡数据量加大,数据的整理统计上报和大疫情网络上报成为一项复杂的工程。为了不漏报、错报信息,挨个给患者打电话核对信息,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医疗救治组的党员医务人员24小时在舱内坚守,对每一个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对有基础性疾病、年龄较小或高龄重点患者进行特殊关注,针对患者具体病情积极与专家组协定治疗方案。患者刚住进方舱,面对陌生的环境,有些人难免会产生紧张、焦急、恐惧等情绪,党员们注重加强对舱内患者的心理干预和人文关怀,全面评估患者的情绪状态,重点关注儿童、女性、老年患者群体,对他们进行心理援助,缓解疾病及封闭环境带来的恐慌、焦虑、孤独。
方舱医院临时党支部还充分调动舱内党员病人作用,通过设立“红袖章志愿岗”、“党员先锋岗”、“党员先锋队”的方式,让党员患者团结舱内病人,维持舱内的安全稳定。在送三餐时,他们协助工作人员发放食物;有患者生病时,第一时间为他们排忧解难;在患者采核酸时,他们帮助病人扫码、维护秩序;有时,他们还会帮助舱内孕妇照顾幼小的阳性小孩,陪他们玩游戏、画画、讲故事,为他们枯燥、乏味的舱内生活带来些许快乐;在日常工作中,他们还会帮助医护人员排查患者的信息,帮助查找方舱管理中的不足,协助医院向舱内患者宣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在融洽医患、患者之间的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面对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临时党支部不断强化政治责任,在方舱医院临时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带领全体党员和其他医护人员以过硬的医疗技术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勠力同心,并肩作战,做到关键时刻有组织,关键岗位有党员,坚决守好“方舱”这块防疫主阵地,发挥战斗堡垒作用,让党旗高高飘扬在方舱一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