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 医保指定医院
0930-6212297
医院新闻

疫情VS透析

2022-07-29 17:48:34 75次 供稿:张海霞   编辑:柴秀礼   摄影:魏荣荣   审核:
手机端浏览
字号:

  7月下旬,我州疫情形势陡然紧张,在“足不出户、居家抗疫”的时候,却有一个特殊的患者群体必须每周三次的到医院接受治疗,他们就是血液透析患者,与他们每周三次直接接触的是州人民医院肾病科、血液净化室。

  在战友们奔赴前线的时候,为了保住360余名透析患者(280余名血透患者、70余名腹透患者)、40余名住院患者的生命安全,他们默默留守后方;随着疫情防控的政策调整,又相继接受了来自临夏州中医院、临夏县中医院、临夏县人民医院、临夏市人民医院的70余名血透患者,既要守住疫情防控的底线,又要保证近500名肾友的生命安全,压力倍增。

  从清晨7点开始,透析室里电话铃一直响,一直响……

  “尕唐,我们小区封哈了,我哈不让出阿木办里?”,“尕王,我从东乡进临夏市的路口上给堵哈了,不让过阿门办?”,“尕杨,我的健康码变黄码了,我去哪里透析?”,“护士长,我没车,气短着走不动,你来家里接一下吧?”,“主任,我的瘘声音没了,半夜了我医院来是成啦?”。怎么办?怎么办?坏消息就像炸弹一样一颗颗爆炸开来。

  护士小安,因为管控车开不出小区,每天需要骑自行车一个小时来上班,每天工作至少16个小时,下班后本来就有轻度贫血的她头晕的连路都走不动了。当看到坐在路边打不到车的透析患者小邓,还是坚持用自己的自行车送他回家。

  ……深夜,电话铃声再次响起,血透室副主任李晓钟拿起电话,是县医院打来的,“一名血透患者的内瘘闭塞了,已经三天没有透析了,病人已经出现高钾血症、心力衰竭等症状。”他立刻安排急诊内瘘修复术,效果理想,保证了病人的生命线,术后病人进行正常透析治疗,家属和患者愁眉不展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患者的问题稍稍缓解,医疗问题又暴露出来。短期内血透患者从280余名激增到360名,预检分诊难度升级、患者排班困难、医护人员紧张、治疗去精细化、患者就医体验差、机器故障、医护心理健康,一大堆问题摆在眼前。从周一到周日,从早上7点到晚上11点,透析机、水处理设备出现不同程度故障,设备尚且如此,人何以堪?关关难过怎么办?人生来就是要战胜困难,关关难过关关过!

  护士小孙,怀孕6个月的准妈妈,在夜色中坚持给最后一个病人做完透析。护士小杨,老公被抽调到了疫情防控第一线,进行闭环管理回不了家,孩子每天还没醒她已经走了,每天下班回去孩子已经睡着了。早上上班前发现孩子发烧,她赶去协调在预检分诊不服从就诊流程的患者,一整天都没时间打电话关心孩子,忙到晚上12点下班后接到丈夫责问的电话,她哭了,“我既不是一个合格的母亲,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妻子。”

  肾病科副主任鲁鑫婷自费为大家购买了方便面、饼干、面包、水果、纯净水、抽纸等生活必需品,为值班、加班人员订制午餐,鼓励大家携手坚守、共渡难关。

  副院长兼肾病科主任魏学全身处方舱医院,已经好几天没有休息了,嗓子沙哑说不出话,一有空闲还在为透析患者的出行以及非绿码患者的透析安排而不停的打电话沟通、协调,牵挂着科室管理和同事们的身心健康。

  打不败你的,终使你强大。他们是一个个平凡的人,大疫当前,他们个个是顶天立地的钢铁侠,是孩子心中的奥特曼,是病人的眼中最可爱的人。  

预约挂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