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影随形”一词常用来描述两个人或事物的关系密切、不可分离。在医学上,它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心血管成像与治疗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心脏是人体的重要器官,心脏疾病种类繁杂,治疗方法迥异,基于影像学的准确诊断对临床治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
(Cardiacmagneticresonanceimaging,CMR):是指运用磁共振成像技术,无创显示心脏结构与功能,对心脏疾病诊断和预后评估的方法。它是目前临床除心脏彩超、心脏核素扫描及冠脉CTA之外的另外一种心脏检查技术,也是目前较为先进的新技术。
心脏磁共振成像技术于20世纪90年代问世,起初由于成像原理复杂、序列繁多、检查时间长、扫描技术不成熟,未引起临床重视,近年来,其临床应用价值日益凸显。一方面,能够像超声检查那样动态显示心脏结构与功能,另一方面具有大视野、无辐射、任意平面成像的优势和集形态、功能、灌注及分子成像于一体的优点。但由于心脏跳动时的复杂运动、血液无规则的流动、呼吸运动、心腔壁较薄以及周围脂肪较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加之扫描时间较长、后处理技术要求高,对磁共振设备及人员技术等条件要求较高,因此目前仅在国内少数大型医院及心血管专科医院开展。
◆州人民医院熟练开展心脏磁共振检查
州医院磁共振室配备了处于国际先进水平的2台荷兰飞利浦3.0T核磁共振,并派专人赴四川华西医院进修学习相关技术,目前科室已能熟练进行心脏磁共振检查。心脏磁共振检查的开展填补了我州该项技术的空白。未来将与临床各科室协同合作,致力于让我院心脏磁共振检查在我州及周边地区达到一流水平,为我州心血管疾病患者提供全面的一站式心血管影像学检查,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
州医院磁共振人才技术力量雄厚,在磁共振室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下,通过进修学习、参加培训等方式不断学习和对技术改进,并经过磁共振室与心内科的多方面精心合作,我们的技术水平和开展例数不断实现新突破,期间,经历首例开展、从无到有,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我院乃至临夏州卫生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目前我院心脏磁共振检查(CMR)已经正式进入临床应用阶段。在前期开展的众多病例中,有不少典型病变,如缺血梗死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等,也有少见病如左室致密化不全、粘液瘤等多种疾病,对医院及科室的整体医疗、教学、科研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开展的心脏磁共振功能成像检查,可以让患者通过一次检查,同时获得心脏形态学、心功能评价以及对心肌内病变的诊断,让临床医生可以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更好的为患者进行精准诊疗分析。
二腔心位
三腔心位
四腔心位
左心室短轴位
左心室心肌延迟强化
◆心脏磁共振检查小贴士◆
一、什么是心脏磁共振(CMR)?
心脏磁共振被称为心脏“一站式检查”,通过多种扫描序列对心脏进行综合成像,具有可重复性强,空间、时间和软组织分辨力良好的优势,不仅作为无创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金标准,还可以实现在体组织“病理影像化”,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有创心肌穿刺活检。
二、心脏磁共振检查有什么用?
心脏磁共振对心功能的测定被业界称为心功能评价的“金标准”;在心肌活性检查方面亦有独有的优势,可鉴别缺血性心肌病及非缺血性心肌病,并判断缺血心肌与纤维化的部位及范围、程度等,此外,心脏磁共振还可以观察心脏的大小、形态、运动、室壁厚度及瓣膜情况,对临床诊断及治疗、预后有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心脏磁共振能用于诊断的疾病非常广泛,除了缺血性心脏病之外,还包括肥厚性心肌病、扩张性心肌病、心肌淀粉样变性、法布里病、致右室心率失常性心肌病(ARVC),心肌炎,左室致密化不全(LVNC)、血色素性心肌病、心包疾患、心脏肿瘤等疾病。CMR在心肌病的诊断上优势明显,不仅能够全面显示心脏结构与功能变化,而且结合钆对比剂延迟强化能够在体识别心肌纤维化,对心肌病的预后判断和危险分层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做心脏磁共振有辐射吗?
心脏磁共振检查是没有辐射的,主要通过磁场信号来获得心脏相关影像学信息,因此不存在辐射,对身体没有任何损害。
四、心脏磁共振检查(CMR)禁忌症
1、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
2、术后体内有大块金属置入,如人工股骨头、胸椎矫形钢板、动脉瘤止血夹的患者;
3、心力衰竭不能平卧及严重心律不齐患者;
4、昏迷躁动、有不自主运动或精神病不能保持静止不动的患者;
5、有眼球内金属异物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