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 医保指定医院
0930-6212297
医院新闻

智慧医学 医学未来 ~~~在十二月份科主任例会上的讲话

2020-12-29 17:54:43 83次 供稿:安永东  编辑:柴秀礼 美编:马丁援 审核:马丁援
手机端浏览
字号: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和数字化已在众多行业带来颠覆性变革,在此背景下,医疗健康领域也不例外,医院通过“智慧升级”进行自我变革的时刻已经到来。

  智慧医学,其实就是生命不断数字化表述和智能化计算分析的过程,是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融合的产物,是现代医学和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是数字化,使医疗和疾病信息可被记录、传输。随着科学技术进步,在医疗健康领域已经有不少智慧医学应用成功的案例,如手术机器人、VR、胶囊内镜、智能血糖仪、可穿戴设备、手术导航系统等,主要集中于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医用机器人与可穿戴设备四大方面,都是智慧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智慧医学和数字医疗、移动医疗等概念存在相似性,但智慧医疗在系统集成、信息共享和智能处理等方面优势明显,是物联网在医疗卫生领域具体应用的更高阶段,在用创新的模式和技术提高医务工作者对数字化理解的同时,必须把患者就诊和疾病的过程数据化,建好真正可进行深度学习的数据知识库,才能大规模推广突破自我的诊疗模式,终究会改变医学的未来。

  当前,人工智能在医学应用主要有以下7个场景:医学助理,包括电子病历语音输入、智能导诊等;医学影像,即病灶识别、二维重建等;疾病风险预测,包括风险筛查、预防干预等;患者管理,包括医患问答、随访管理等;辅助诊疗,包括疾病分类、用药推荐等;医学研究平台,即科研数据整合分析、大数据运算;药物研发,即化合物筛选、靶点预测等。

  在人工智能逐步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思考,医生应该怎么做。例如,2016年成立的国家标准化代谢性疾病管理中心,即州医院建设的内分泌科MMC,还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CCM等,都是利用物联网管理模式,配备完整的诊疗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形成多场景综合管理工具模式,具备疾病风险预测、临床辅助诊疗等多种功能,同时借助云端整合,打通院内院外两个环,实现多角色、全病程、个体化的精准随访和管理。

  一家智慧医院最核心的是智慧的人,发明、使用智慧的机器,让智慧的机器为智慧的人工作。要知道,智慧医院不断创新的动力不仅来源于信息技术,更来源于医院员工对医疗质量和患者对体验的不懈追求,以更开阔的视野思考医疗服务发展方向,提升前沿技术的应用能力,智慧医院将不同于今天所见之医院,以灵活高效的方式与其他医疗机构互联互通,被数字化赋能的医护人员将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诊疗、更好的就医体验,并持续不断的推动医疗服务创新,这就是所谓的价值医疗。

  我院信息化建设一期主要是稳定医院基础业务为需求导向的基本业务系统,主要包含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检验系统(LIS)、病历质控系统、影像系统(PACS)等49个模块。信息化二期建设主要包含核心平台、集成平台(二期)、临床决策支持系统、DRGS管理系统、医保控费系统等54个模块。两期总共完成103个模块,信息化二期的建设全面完成就标志着我院建成现代化的智慧医院基础已经完成。

  与兰大二院相比,我院无论是软件,还是硬件设备都有一定的差距,但我院的信息化模块数量建设与之相比却相差不多,因此,如何将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转化为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让医院管理更加精细,诊疗更安全、就诊更便利,沟通更有效,体验更舒适,将信息化和智慧医院建设切实改善医疗服务,形成我院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核心竞争力,是每个员工都值得思考的问题。一定要将信息化贯穿院前、院中、院后服务全流程,不断提升服务质量,高度融合各类医疗信息数据,优化重塑流程,逐步建成医疗、服务、管理一体化的智慧医院。

预约挂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