斋月期间,我院急诊科与肛肠科迎来了一波特殊的病患潮。短短一周内,竟收治了5例胃肠穿孔患者,令人揪心的是,这些患者均为70岁以上的老人,而罪魁祸首竟是小小的枣核。
第一位患者马大爷,今年75岁。斋月当晚,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品尝着传统美食,马大爷在吃枣子时,不慎将枣核一同咽下。起初,他只是感觉腹部有些隐隐作痛,但并未在意。随着时间的推移,疼痛愈发剧烈,还出现了发热、呕吐等症状。家人见状,急忙将他送到我院急诊科。经过详细检查,确诊为肠穿孔。随后,马大爷被紧急送往手术室,接受了手术治疗。
紧随其后,又有4位老人因相似情况被紧急送医。77岁的陕奶奶、71岁的张大爷……他们无一不是在斋月进食枣子时,意外吞下枣核,进而引发了严重的肠穿孔。
为什么小小的枣核对这些老人的肠道会造成如此大的伤害呢?我院肛肠科专家解释道,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肠道功能逐渐衰退,肠壁变得相对薄弱。枣核质地坚硬且两端尖锐,在肠道蠕动过程中,很容易划破肠壁,导致肠穿孔。一旦发生肠穿孔,肠道内的细菌和消化液会大量涌入腹腔,引发严重的腹腔感染,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危及生命。
面对这5位病情危急的老人,我院迅速调配医疗资源,外科、内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多科室协调配合。专家们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医术,根据老人们的身体状况及基础病情,为每位老人制定了精准的手术方案。医生们全神贯注、争分夺秒,力求将患者的痛苦降到最低。医生们专注地操作着每一个步骤,5台手术均顺利完成。目前,老人们在医护人员的悉心照料下,正逐步康复。
在此,我院专家特别提醒广大信教群众,尤其是老年人,在斋月期间食用枣类食品时一定要格外小心。吃枣时尽量将枣核吐出,避免误吞。如果不小心误吞了枣核,且出现腹痛、腹胀、呕吐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以免延误病情。
同时,这一系列病例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在享受斋月欢乐氛围和美食的同时,我们更要关注身体健康,特别是老年人的饮食安全,多一份细心与关怀,守护好家人的健康,共度一个平安、幸福的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