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医务人员持续进修学习是适应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加强医务人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打造学习型医院的务实之举。近年来,州人民医院领导班子审时度势、超前谋划,将医务人员进修学习与打造优秀专科品牌相结合,持续强化医务人员进修管理,充分借助东西部协作、省内外医联体等平台,克服临床人员不足等压力,选派优秀医务人员分阶段、分批次前往省内外业务水平高、专业技术强、服务理念好的医院“取经”,同时把进修学习成果汇报工作制度化,通过进修人员分享所学,所获,所感,切实有效的把所学知识运用到本职工作中,带动辐射科室其他人员,及时了解和掌握相关学科前沿知识和信息,积极开展新技术新项目,营造浓厚的学习风气和学术氛围,提高我院医务人员医疗技术、业务水平、服务能力,加快人才培养和完善人才梯队建设,实现人才兴院、科技兴院、服务兴院。
五月的金城,柳絮纷纷扬扬,漫天飞舞,是傍晚在黄河边散步时获得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和欢畅,也是与这座授我医学知识、教我成长的医院阔别了4年后的再次重逢。很高兴,我又能在这个甘肃省集医疗、教学和科研为一体的精神心理卫生中心学习一年,以充实和提高自我。
兰大二院心理卫生科创建于1952年,由著名的哈佛大学归国学者唐家琛教授牵头成立,为西北地区最早的精神专科之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技术精湛。是兰州大学精神卫生专业硕士授予点、国家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建设基地、甘肃省医疗卫生精神病专业重点学科(甲等)、甘肃省精神障碍医疗控制中心、甘肃省心理卫生中心、甘肃省精神科医师转岗培训基地等诸多头衔于一体的强大学科。兰大二院心理卫生科是开放病房,在家属的陪同下,患者做完治疗后可以去院子里晒太阳,傍晚也可以去黄河边散心,打破了传统的大家对精神科就是“疯人院”的认知。
精神科的诊断依据主要是靠排除器质性病变基础上详细的病史,所以兰大二院心理卫生科要求写病历时现病史必须写六行以上。还记得我刚去时,询问病史往往不到五分钟就结束,六行以上的现病史感觉怎么都凑不够。而带教老师查房时,会把每位患者的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再详细问一遍。精神病学症状学是精神病学的基础,而带教老师会将症状学的内容在问病史过程中,详细过一遍,不放过一丝细节。在一次次浸润之下,突然发现自己以前看书时记不住的症状学好像根本不用死记硬背,很自然的就从头到尾全部出现在脑海了,而原来五分钟就结束的病史询问竟然半小时甚至一个小时才能结束,怎么都凑不够六行的现病史竟然一不小心就写到十行以上。有了这些基础,才发现自己已经轻松掌握了精神科常见疾病,如:焦虑症、抑郁症、双相情感障碍、精神分裂症等疾病的诊断。
带教老师理论功底十分扎实,改医嘱时,每一个问题她都会讲得十分透彻,甚至举一反三,比如最常见的抗抑郁药:舍曲林、氟西汀、马来酸氟伏沙明、帕罗西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带教老师会将每个药的适应症、禁忌症、不良反应等讲的十分明白,掌握了这些,新患者用哪种药可以信手拈来。因为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可能会延长心电图的QTc间期,带教老师会耐心的给我们分析心电图,也讲解男女患者QTc间期不能超过多少等等,这也使我养成了必须盯一下每个新患者心电图的习惯。偶尔带教老师也有不懂的问题时,她会立马翻书或者上网查文献,直到找到满意的答案为止。从带教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认真严谨的学术态度,也被她扎实的理论基础影响着自己不断提高,以更高标准要求自己,向榜样看齐。
兰大二院心理卫生科学习氛围很好,下午空闲时,大家都会静静的坐在示教室里学习。也会安排很多讲课,通过听课,我也基本掌握了一些罕见病,如周期性精神病、REM睡眠期行为障碍、发作性睡病等疾病的诊疗。此外,还学习到了精神科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特殊人群的用药选择,应激相关障碍,心理危机干预和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等。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而这样充实而愉快的日子总是一去不复返的。又是这样柳絮纷飞的五月,我却早已行走在大夏河畔,依然是像往常一样上班时匆匆的脚步,但我知道,这脚步比以往更沉稳,内心也比以往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