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临夏州人民医院介入放射诊疗科在我州首次使用国产外周吸栓导管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治疗效果明显,患者下肢水肿、疼痛明显减缓。
患者为70岁老年男性,突发左下肢肿胀、疼痛不适1周,外院下肢血管彩超显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完全性栓塞),急来我院就诊,触诊发现患者左下肢较右下肢明显增粗、肿胀。收住介入放射诊疗科后诊断为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过科室讨论后,决定为患者行手术治疗。考虑到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血流动力学稳定,介入放射诊疗科团队制定手术方案为患者行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左下肢静脉造影+髂静脉扩张血管成形+髂静脉、股静脉血栓抽栓术。
患者左下肢静脉造影显示左侧胫前静脉、胫后静脉、腓静脉、腘静脉、股浅静脉、股总静脉、髂静脉内血栓形成。
外周吸栓导管吸栓
超声定位下仰卧位穿刺左侧腘静脉,造影见左下肢静脉血栓负荷严重,使用外周吸栓导管抽吸血栓,再次造影见深静脉血流通畅,抽栓效果明显。在介入放射诊疗科副主任曹学锋的带领下顺利完成临夏州首例外周吸栓导管抽吸血栓手术。
抽出大量血栓,出血量控制在100ml以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为临床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类型,会导致单侧的下肢肿胀、疼痛,以下肢深静脉内血液异常凝结后血栓致静脉回流障碍的病理表现。由于血栓形成早期可以没有明显症状,常常被人们所忽视,一旦血栓脱落掉入肺动脉,会引起一个很可怕的并发症—急性肺栓塞(PE),临床病发率为40%-50%,会出现胸闷、胸痛、咯血,最快几分钟就可致命。同时约有1/3的DVT患者在慢性期会出现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PTS)这一并发症,表现为下肢水肿、继发性静脉曲张、皮炎、色素沉着、郁滞性溃疡,甚至皮肤坏死,形成“老烂腿”,严重损害患者健康,一经发现应积极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