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 医保指定医院
0930-6212297
医院新闻

【州医院故事】一场没有“家属签字”的手术

2023-12-25 19:40:46 87次 供稿:陈文才 马国良 编辑:柴秀礼 美编:马丁援 审
手机端浏览
字号:

 
 “快……,直接进入手术室,来不及做检查了,快……”抢救室传来一声震耳欲聋的大喊,一辆躺着孩子的抢救车从抢救室“飞出”,被一群白大褂簇拥着飞向手术室。

  12月19日,地震,凌晨三点,州人民医院急诊科人满为患,抢救室、留观室、走廊、过道,所有的地方都是人,忽然,急诊大厅外又传来救护车的报警声,同时听到护送人员大声喊道“是个孩子,比较重,快来人!”,车门打开,小儿外科副主任马国良第一个跑上去检查体征,孩子烦躁不安,两分钟不到就昏迷了过去。相关科室人员立即会诊,超声一科主任刘爱民行急诊腹部彩超发现大量“腹腔积液”,马国良立即行诊断性腹腔穿刺,抽出不凝血6ml,考虑“腹腔实质性脏器破裂”,遂发出开始的那声喊叫。

  抽取血样准备配血后,患儿被直接送到手术室,从入院到进入手术室用时不到15分钟,没有任何检查结果。进入手术室后,麻醉师刘家兴第一时间实施麻醉,主刀马国良、担任一助的手术室主任丁世民、普外科主治医师马顺强已迅速完成所有术前准备工作,开始在急诊全麻下行开腹探查术。术中发现患儿脾脏脾窝及盆腔有血液及血凝块,总量约600ml(这个出血量等于成人出血量达3000ml的危险程度),脾脏呈粉碎性破裂伴活动性出血,马国良立即对全脾进行切除并探查腹腔其他脏器发现无损伤,用时1小时手术结束。为了快速反应,期间神经内科护士长马晓蓉及ICU护士马秀娟全程负责患儿的转运交接及标本送检、取血等。

  术后,将患儿带管转入PICU(儿童重症监护室)继续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支持,积极输血、输白蛋白、补液等对症治疗。4小时后,患儿生命体征趋于平稳,顺利拔除气管插管,给予面罩吸氧。第三天拔除引流管,术后患儿恢复顺利,开始进食并下床活动,第四天回普通病区继续后续治疗。

  在住院期间,医务人员才逐渐了解到该患儿父母在外地打工还未回来,地震发生后是孩子爷爷陪同来院,因为灾情发生迅猛,家园被毁,PICU为老人捐款1000元,PICU主任尹怀远及护士长徐海荷个人分别捐款200元。“放在平常,这是一台很常规的手术,特殊之处在于我们在不知道孩子姓名、没有家属签字,没有任何血项化验结果的情况下直接手术,在时间上为孩子赢得了生的希望,我到现在还在后怕,万一稍有延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马国良告诉小编。

  “尽管身体极度疲惫,但内心是温暖的”,ICU的一名医生说,大灾显大爱,大爱融坚冰,这是温暖,也是动力,我们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雪融化了就是春!

预约挂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