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先进的管理理念,医院文化的底蕴来源于职工人文素养的长期积淀。为提升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优化医院工作环境,提升医务人员职业素养及工作效率,州人民医院在全院常态化推行“6S”管理,各科室通过不断整理、整顿、清洁,工作区域焕然一新、规范整齐,努力为患者打造更加舒适的就医环境。
标准化管理的供热系统
医用架整齐摆放
病区里,摆药盒标识清晰,摆放地井然有序,一眼看去,所有物品都被框定在标识范围里。在医护办公室,办公区、文件柜一目了然,每个文件柜、设备都有一张显眼的信息卡;每一个文件盒上都整整齐齐贴着印制有州人民医院院徽的醒目标识;办公桌上仅摆放常用必需品......从环境整治、物品摆放到作业流程改造,再到人文素养的提升,“6S”管理开始取得阶段性成效。“6S”管理的推进,从刚开始的困难重重到现在的人人皆知,从外在环境到内在素质,每个科室都在经历一个蜕变的过程。
“6S”包括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6个要素,是对实验、实操、办公和生产现场各要素,尤其是与“物”有关要素所处状态持续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提高职工素养,保障质量安全的活动。为使“6S”管理达到预期效果,医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院长任双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专项工作小组,从院级层面高位推动。全院各科室把“6S”管理工作纳入科室日常管理工作,科主任、护士长为本科室“6S”管理第一责任人,指定1-2名“6S”管理员,负责推行“6S”管理工作,按照院级层面部署提出科室具体实施计划和落实措施,并落实到责任人。推行过程中实行自上而下分级管理,即院级层面、行政职能科室层面、临床科室层面,实行“样板示范、分类推动”的方法,选取临床科室“6S”管理较好的科室作为试点,示范带动,提出“6S”管理“行政后勤走在前做表率”,按行政后勤、门诊医技、临床病区先易后难的顺序分类推动、分步推进,以点带面全面推开。护理部在“6S”管理中率先发力,把“6S”管理从试点科室推开至全院,对科室区域进行细化,对护士站、治疗室、处置间、库房、病房等环境进行翻新,物品、药品归类摆放,各种电路管线理顺悬挂、合理放置,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使护理工作安全性有了极大提高,在用电安全、用水安全、无菌物品管理、医废管理方面都有了新的改善,护理人员精神面貌极具改观,爱岗敬业的主人翁意识得到明显提升。治疗室管理是落实“6S”管理中“安全”这一要素的关键,各护理单元对口服药、注射药、注射器、液体等严格分区管理,并定时检查、清理,对储存环境定期维护清洁,不同药物储存都设置清晰的标识,保障药物规范储存及安全使用。利用交接班时间,组织全体护理人员学习“6S”管理相关知识和各项要求,“6S”管理理念正在一点一滴渗透于心、贯彻于行。总务科坚持每周四深入临床科室开展总务大查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措施,切实解决临床、职工、患者急难愁盼问题。对急诊科冬季供暖不热问题,通过实地调研、科学分析、专家咨询,决定采用设置电动感应门、增加暖气片组和风机盘管,及时解决了急诊科暖气不热的问题。对职工、患者反应的门诊、医技楼一楼公共卫生间、病房卫生间有异味问题,后勤班组采用更换大风量换气扇、密封洗手池污水接口、改造升级等方法,消除公共区域卫生间长期存在的异味。对住院病区PVC地胶渗透污渍清洗不干净的问题,及时更换PVC地胶,让地面焕然一新。对病房床单缩水问题,对床品参数、面料成分进行优化调整,更换部分供货商,最大程度提供优质服务。对院区绿植退化问题,及时补栽花木,为患者和职工创造更为舒适的就医工作环境。对急诊科夜间患者多、卫生差的问题,对该区域保洁员工作时间段进行动态调整。相关科室还通过“6S”简报、美篇等形式营造氛围,多宣传、常提醒,让全院干部职工将“6S”管理的理念、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推行“6S”过程中,院级层面注重加强监督考核,制定“6S”管理考评标准及处罚办法,分管院领导定期组织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科室通过“总务大查房”、“护理查房”等形式深入全院各科室对“6S”管理成效开展督导检查,对督查问题在工作群及时通报,对检查结果进行效果评价分析,提出改进方案并督促落实。对重点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书,限定整改日期、实行销号整改,形成闭环管理。
“6S”管理只有起点,没有终点。下一步,州人民医院将坚持“6S”管理理念,久久为功,以建设美丽院区为目标,以规范化、精细化、高质量为核心,将“6S”管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持续提升医院形象、职工素养、管理水平、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优质、安全、高效、整洁的就医服务,助力医院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