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临夏州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临夏州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公布了2023年度“临夏好人”名单,我院邱玉霞同志被授予全州“孝老爱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是对其本人孝老爱亲的褒奖,也是对州人民医院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和谐医院的肯定。
邱玉霞,女,中共党员,州人民医院口腔科护士长,第一批援鄂医疗队成员。她是家中老人的心灵慰藉,是兄弟姐妹的主心骨,是女儿眼中亲爱的妈妈、“严格”的老师。她用温柔双肩担起生活重任,撑起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是州人民医院众多优秀职工的代表。十多年前邱玉霞和丈夫喜结连理,婚后第六天,公公确诊严重腿疾无法活动,且有扩散加重情形,需尽快手术。怎么治?去哪里治?年轻的夫妇茫然无措。多方打听后,邱玉霞就同丈夫踏上了前往西安寻医问诊的列车,几番周折,求医几家大“三甲”医院后,公公腿疾得已痊愈,开始慢慢下地行走。前后一年多时间,她挤时间替换婆婆照顾公公,更没有因为家事而影响工作。上班期间,她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护理人员职责,用自己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呵护每一位患者。2012年中秋这天,邱玉霞的公公突发脑血栓被送往医院,当时丈夫因工作原因无法及时赶回,就这样,她毫无怨言的担起了照顾公公的重担,每天四五点起床,两脚一沾地就没有一会儿闲工夫,既要忙医院的事情,还要伺候老人一日三餐,照顾孩子,咬牙挺过了那段至暗时刻,经过42个日日夜夜的细心照料,公公病情逐渐好转。
虽然家境不富裕,但一家人在一起是幸福的。可不幸的是,2019年邱玉霞的婆婆检查发现患有恶性子宫肌瘤,急需手术,这对生活原本拮据的家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公公腰腿不好再加上糖尿病常年吃药,女儿刚上小学,各方面都要花钱,但她没有放弃对老人的医治。经多方筹借,凑齐了手术费,顺利完成手术。从她嫁入婆家起,从未和婆婆红过脸、拌过嘴,用女儿般的孝心照料两位老人。在家人的日常起居上,她很是用心,公婆喜欢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她都铭记于心,每次做饭前会征求婆婆的意见,照顾到每个人的需求。她白天上班,下班后回到家不管自己多累,还要帮着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照顾孩子。逢年过节给二老送上红包,买新衣服、新鞋子,让他们吃穿无忧。同时给予老人更多的精神关怀,空闲时间,她教婆婆用手机看老年节目、听歌,带二老外出踏青、散步,以开玩笑的方式哄老人开心。“儿媳通情达理、善解人意,我们的生活起居都是她一个人悉心照料操持,比女儿都贴心。”婆婆逢人便说,在婆婆眼里,她不仅是一位好儿媳,更像是一位好“女儿”。
一个孩子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是前提。为了让女儿健康成长,邱玉霞一方面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一方面率先垂范做出表率,重视对孩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教她学会做人、做事,使她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无疑,邱玉霞夫妇的家庭教育做到了言传身教,女儿迈出了人生的第一步,现在,他们的女儿不但学习成绩很优秀、很懂事,对长辈们也很尊敬,空闲时间经常帮家里做家务。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积极响应院党委号召,加入到第一批甘肃援鄂医疗队,奔赴武汉参与疫情阻击战。她所在的武汉市中心医院是抗疫的主战场,收治着众多重症患者,工作强度大,每天要工作8-9个小时,基本上每班要护理12-13位患者,包括他们的生活护理、治疗、记录、消毒等工作,有些重症老人还需按时打针、输液,喂饭,翻身拍背、更换尿不湿,铺被扫床,就这样无怨无悔的照顾着无血缘之亲的“父母”们,50多天守护在老人身边,尽心尽孝,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崇高的“南丁格尔”精神完成了党和政府交给的任务。
中华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重视传承和发扬孝老爱亲、相敬如宾、克勤克俭、家和万事兴的传统美德,这些美德在各族群众中代代相传,也融入到了州医院干部职工的血脉中,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深情在州医院口口相传。邱玉霞说:“其实我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护士,但总想着只要家人过得好,我就开心!”20多年来,邱玉霞怀着一颗孝顺之心、体贴之心、关爱之心与家人和睦相处,唱响了一首孝老爱亲的感人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