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医院老领导、老前辈“回家”看看
青丝白发,见证峥嵘岁月;韶华咫尺,无悔从医初心。
近日,70年代北京天坛医院支援临夏医疗卫生事业的老专家、曾任州医院副院长、妇产科专家罗世芳,在退休副院长兼原妇产科主任马谦的陪同下,重回故里。通过参观医院、召开座谈会等感受医院新风貌、新变化,共叙旧情、共话发展。通过面对面倾听心声、心贴心聊家事,切实把医院的关爱与温暖送到老前辈们的心中。
座谈会由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安永东主持并致辞,副院长杨发萍及原州医院妇产科副主任焦玉华、原州医院妇产科副主任医师汪绍文、原州医院内科护士长康仕菊、原州医院手术室护士长于婉莉、原州医院妇产科主管护师周桂芳等老前辈、老专家,妇科、产科部分医护人员出席会议。安院长首先代表院领导班子、全院干部职工向各位老领导、老前辈的到来表示了诚挚的敬意和感谢。并指出,前行不忘耕耘者,发展不忘老前辈。老领导、老前辈们作为医院的奠基者和见证人,见证了医院发展历程和改革变迁,把最好的青春岁月献给医院,曾经为临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及医院的建设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突出贡献。罗世芳老人今年虽已98岁高龄,但依旧精神矍铄,风采依然,心系医院新时期的发展。新一代州医人将继续传承州医前辈专家的学术思想和医德医术,践行医者初心使命,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服务意识,营造“尊重老前辈、关心老前辈”的氛围,凝心聚力、逐浪前行,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坚强的保障。希望老领导、老前辈们“常回家看看”,一如既往的地关心医院发展,为医院发展建言献策。
会上,老前辈们观看了医院宣传片,深情回顾了在州医院的峥嵘岁月和工作历程,表达了对州医院的深厚感情,并对医院的新面貌及近年来取得的各项成绩予以高度赞扬。“今天是一个圆梦的日子,值得纪念的日子,带着一颗感恩和牵挂的心重新踏上了故乡,看到医院翻天覆地的变化,实现了愿望,为此感到振奋感慨,为医院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自豪,对医院的热情欢迎表示感谢,祝愿医院的明天更加美好。”罗院长深情的说道,并对我院妇产科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罗院长一行参观了院区,作为妇产科的老前辈、老专家,她们重访了妇产科,几代州医妇产人畅谈了妇产科发展历程。从70年代妇产科只有10余张床位、3名医生、4名助产士,到2011年妇产科业务不断扩大,分设妇科、产科,在历届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州医妇产人的不懈奋斗与坚守,到现如今妇科和产科的医疗技术、临床教学、师资队伍、硬件设施等综合实力稳步提升,已发展成为集临床、科研、教学、保健为一体的州级重点专科。妇科拥有床位50张、28名医护人员,开设妇科内分泌、妇科良恶性肿瘤、不孕不育、妇女保健等专业,年门诊量达36000人次。产科现有70张床位、72名医护人员,设有温馨舒适的家庭式产休一体化病房、分娩中心、产后盆底康复中心、产科急诊手术室等,建立产前保健/高危妊娠门诊、孕期营养门诊、助产门诊等,年分娩量达5000人次,高危孕产妇达70%,成为临夏州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老前辈们对现今医院跨跃式发展感到振奋,几十年过去了重返故地,又情不自禁回忆当年医院创业之初的艰辛,从青葱岁月到鬓染白霜,时光改变了曾经的容颜,却无法改变那份矢志不渝的州医情怀!大家参观以后感慨万千,久久不愿离开,因为这里记录着她们艰苦奋斗、披荆斩棘的岁月,承载着几代人干事创业的初心和梦想。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向为医院事业奉献了青春年华的老前辈们致敬,欢迎您们常“回家”看看。
罗世芳医生和她的小患者
罗世芳简介
罗世芳,1925年12月生,女,汉族,江西省信丰县人,中共党员,主任医师。1947年7月,江西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先后在江西南昌省立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工作。1970年1月,随天坛医院到甘肃省临夏州,1970年10月,任州医院革命委员会科室领导小组成员。1973年1月任州医院妇产科主任,1975年1月任州医院革命委员会副主任,1982年12月22日任州医院副院长。长期从事妇产科临床医疗、教学与科研,医术精湛,医德高尚。1974年,罗世芳为一患阴道隔膜、宫颈畸形致11年未孕的四川女性患者施行手术后,正常生育一男孩。先后开展了腹膜外剖宫产手术、阴道隔膜宫颈畸形手术、剖腹取肠代阴道成形术、外阴癌根治术、绒癌卵巢癌半根治术及晚期生殖系癌瘤综合治疗,医治了大量危重病人和疑难杂症患者。在诊治不孕不育领域有较深造诣,为临夏州人民医院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业务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