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高龄、重症、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更容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对2022年3月至6月收治的3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合并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了分析,发现合并压力性损伤的患者均为高龄老人,其中71-80岁占比80%,所有患者均合并基础疾病,新冠分型以重型为主,74%的患者带入超过1个压力性损伤,多见于骶尾部和足跟,其次为背部和髋部,Ⅱ期和不可分期的压力性损伤占比最大。
大部分患者及家属对压力性损伤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因此,小编特推出此期内容,让各位家有老人的朋友们更清楚地认识、了解压力性损伤及其预防的方法,为老年人的健康保驾护航。
一、什么是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是指皮肤和(或)皮下组织的局限性损伤通常发生在骨突出部位。一般由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引起。
二、压力性损伤的好发部位
1、多发生于无肌肉包裹或肌肉层较薄、缺乏脂肪组织保护又经常受压的骨隆突出;
2、仰卧位:好发于枕骨粗隆(枕部)肩胛部、肘部、骶尾部、足跟部;
3、侧卧位:好发耳部、肩峰、肘部、肋骨、髋部、膝关节的内、外侧,内、外踝;
4、府卧位:好发于耳部、颊部、肩部、女性乳房、男性生殖器、膝部、脚趾;
5、坐位:坐骨、肩胛、足底、肘关节等部位。
不同体位压力性损伤好发部位如下图所示,可重点观察:
我院收治的一例“Ⅳ期压力性损伤”的案例:患者马某某、男、78岁、在家期间乏力、咳嗽、发烧、卧床不起,核酸检测阳性。2023年1月4日以“骶尾部Ⅳ期压力性损伤”接诊于伤口造口中心,经过4个多月的换药,2023年5月22日伤口已愈合。
三、如何识别压力性损伤?
压力性损伤分为Ⅰ期、Ⅱ期、Ⅲ期、Ⅳ期、不可分期、深部组织损伤、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及黏膜压力性损伤。
★Ⅰ期压力性损伤
皮肤完整,无破损,指压不变白,若以指压红斑印移开时,红斑印不会消退。皮肤完整,局部有指压不变白的红斑,但在深色人种会有所不同。先前可表现为局部指压变白的红斑或知觉、温度、硬度的变化。这里的颜色改变不包括皮肤变为紫色、褐色、如有这种变化提示有深部组织损伤。
★Ⅱ期压力性损伤
表皮和部分真皮损伤,表现为完整的或开放/破溃的血清性水疱,也可以表现为一个浅表开放的粉红色创面,周围无坏死组织的溃疡,有时甚至较干燥。
★Ⅲ期压力性损伤
全层皮肤组织缺损,可见皮下脂肪,常伴有肉芽组织和伤口边缘内卷、伴有潜行和窦道。此期压疮的深度随解剖部位的不同表现,肥胖者可发展为较深的伤口。不伴有筋膜、肌肉肌腱韧带或骨的暴露。
★Ⅳ期压力性损伤
全层皮肤和组织缺伤,伴有溃疡面显露或者直接触及筋膜、肌肉、肌腱、韧带、软骨或骨骼。可能可见腐肉和/或焦痂。疮缘内卷(边缘卷起)、潜行和/或隧道经常出现。深度因解剖部位而异。如果腐肉或焦痂掩盖了组织缺失的程度,即是一个不可分期压伤。
★不可分期压力性损伤
被腐肉或焦痂掩盖的全层皮肤和组织缺伤不能确定溃疡中全层皮肤和组织缺失的组织损伤程度。如果腐肉或焦痂被清除,将显露出3期或者Ⅳ期压伤。
★可疑的深部组织损伤
由于压力或剪切力联合造成皮下软组织损伤引起的局部皮肤颜色的改变(如变紫、变红),但皮肤完整。
★器械相关性压力性损伤
由医疗器械、仪器、家具或日常用品在皮肤表面施加压力导致的压力性损伤,其可能是因治疗用途等导致的意外结果,也可能由于皮肤与相关设备意外接触而造成。
★黏膜压力性损伤
呼吸道、消化道和泌尿生殖道等部位的黏膜出现的压力性损伤。
四、压力性损伤如何预防
1、定期观察:
合并多种基础疾病者、长期卧床者、高龄老人均极易发生压力性损伤,照护者应充分意识到压力性损伤的严重后果,留心观察老人的皮肤状况,每日至少观察1次骨隆突处皮肤状况,若发现皮肤问题,及时就诊。受压点不同,压力性损伤的好发部位就不同。卧床者的骶尾部、足跟部和股骨大转子最易发生压力性损伤;截瘫者或坐位者坐骨结节处最易发生压力性损伤;低蛋白、贫血和皮肤水肿者在全身骨突部位易发生压力性损伤。观察时需要重点关注:①皮肤是否完整,有无破损或伤口,皮肤是否有瘀伤或瘙痒迹象(如抓挠引起的皮肤损伤),皮肤是否有病变,若有则应观察病变部位是隆起或凹陷。②皮肤颜色是否发生改变,身体对称部位皮肤颜色是否存在差异,皮肤是否有红肿或色素沉着,皮肤是否苍白、发红、黄染或青紫。
2、科学减压,减压装置。
有压力性损伤高危风险的老人应尽早使用减压用具预防压力性损伤。全身减压宜使用气垫床、水床等。局部减压宜使用减压敷料,或减压垫、凝胶垫、简易水袋等。不得使用环形橡胶支撑用具。不能自主活动的卧床患者侧卧时两腿之间应放软枕等体位摆放装置。
3、体位管理,勤翻身。
如果患肢经常不进行活动,或者老人经常平躺,不会翻身,应尽量协助老人进行有效的翻身。一般2小时翻身1次(2小时翻身时如皮肤出现可见性充血反应在15分钟内能消退则认为皮肤可以承受2小时压力,如15分钟内皮肤发红不消退,翻身时间应缩短至1小时);脊髓损伤坐轮椅者至少每15分钟改变重力支撑点。协助老人翻身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拖、拉、扯、拽、推,必要时可使用中单、浴巾等协助。翻身后宜使用翻身枕等体位摆放装置置于患者身体与床面空隙之间。确保足跟不与床面接触。卧床患者取半坐卧位时,床头抬高应小于30°。
4、皮肤护理:
保持皮肤干燥、清洁,若老人出现大小便失禁、多汗,要尽量及时进行擦拭,失禁者可以留置导尿,勤换床单,勤换衣物,保持会阴部与肛门周围的清洁。若老人存在感知觉功能障碍,避免热水袋、电热毯等取暖装置与老人皮肤直接接触,不要使用超过50℃的热水。老年人往往皮肤菲薄、干燥,不得使用碱性肥皂和含酒精类消毒剂对皮肤进行擦拭。压力点疼痛者,不得用力按摩高危部位皮肤(如骨隆突处)。床上使用便盆者,应协助抬高臀部,同时宜在臀部与便器之间垫软纸或海绵。皮肤出现红斑或色素沉着者,不得对高危部位皮肤使用传统烤灯。
5、营养支持:
营养状况是影响伤口愈合的重要因素。有压力性损伤高危风险的老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并在科学指导下合理饮食,补充营养。一般来说,可摄入高热量、高优质蛋白、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肥胖者应减少脂肪、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不得进食过饱,逐渐控制体重,糖尿病患者应根据糖尿病饮食食谱进食。
五、发生压力性损伤该怎么办?
发生压力性损伤时,您除了需要继续做好“定期观察、科学减压、皮肤护理、营养支持”以外,要及时咨询专业医护人员寻求解决方案。若受压部位颜色有发黑、发紫、破溃、黑痂时请及时于伤口门诊就诊,由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全面评估和及时处理,尽早解决问题。
有任何伤口相关疑问,请咨询我们。
就诊地址:临夏州人民医院门诊二楼
咨询电话:13993060290
就诊时间:周一至周六 上午:08:00-12:00 下午:14:3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