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 医保指定医院
0930-6212297
医院新闻

感染二科诊断出一例罕见Dubin-Johson 综合征

2023-06-02 18:57:03 43次 供稿:马小娟 编辑:柴秀礼 审核:马丁援 发布:信息科
手机端浏览
字号:

  随着我国乙肝疫苗的接种和推广,乙型肝炎的感染和发病率较前明显下降,目前我国肝病的疾病谱已发生巨大变化,随着感染性肝病的逐年下降,非感染性肝病已经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主要肝脏疾病,其中不明原因的疑难肝病已成为临床诊断及治疗的难点、热点。近日,州人民医院感染二科诊断出一例罕见的疑难肝病-迪宾·约翰逊综合征(Dubin-Johson综合征),这是我院第一例该病例。

  患者是60岁的农民,男性,因“间断性皮肤、巩膜黄染40年,加重1月”入院。患者近40年来反复出现皮肤、巩膜黄染,伴小便黄似浓茶色,轻微乏力,查肝功能提示胆红素明显升高,转氨酶正常,均于数日后症状自行缓解。近1月来患者再次出现皮肤及巩膜黄染,自行口服中药治疗1月黄疸未消退,无自觉症状,因黄疸持续不退,为明确诊断入院。患病以来患者体质无明显变化,曾接种乙肝疫苗并产生乙肝表面抗体,既往无输血史,患者不曾饮酒,全身各系统无慢性疾病史及长期服药史,无特殊生活嗜好,无放射性物质及毒物接触史,家族中无相似症状者。相关检查检验均显示正常,进一步行肝穿刺活检提示:穿刺组织质韧,外观为黑褐色。病理结果提示:肝小叶结构保存,肝细胞轻度水肿,少许肝细胞微泡脂肪变性,偶见点状坏死,部分肝细胞质内色素染色结果:胆红素(+),铁(-),免疫组化:HBsAg-、HbcAg-。综合光镜、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及电镜检查:具有Dubin-Johnson综合征的病理改变,建议做ABCC2基因检测。遗传性肝病相关基因测序检测结果提示:ABCC2基因的致病变异可导致迪宾-约翰逊综合征(Dubin-Johson综合征),呈常染色体隐形遗传。

  本例患者为老年男性,表现为黄疸反复持续性增高,以直接胆红素增高为主,不伴明显症状与体征,通过完善系统检查后排除了病毒感染、药物、自身免疫疾病等引起的肝细胞黄疸、溶血性黄疸、肝内外梗阻性黄疸及肝内胆汁淤积性黄疸。肝组织活检可见肝细胞质内黄褐色色素颗粒沉着,基因检测出致病基因,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确诊为Dubin-Johnson综合征。

  Dubin-Johnson综合征的主要诊断依据有:

  1、一般无症状或症状轻微;

  2、劳累、感染、手术等可使黄疸稍加重;

  3、肝可肿大,但脾不肿大;

  4、血清胆红素一般不超过5倍正常值,但可更高,以结合胆红素升高为主;

  5、尿胆红素阳性,尿胆原增加;

  6、溴磺酞钠(BSP)排泄试验明显异常,45min时BSP滞留量多在10%以上,60-100min时滞留量更大(第2次上升),这与结合性BSP反流入血有关,ICG最大运输量也有所下降,但无第2次上升现象;

  7、胆汁排泄正常;

  8、口服胆囊造影,胆囊常不显影,如显影也很暗淡,静脉胆囊造影多数常不显影;

  9、肝外观呈绿黑色(黑色肝),特别在腹腔镜手术时观察甚为清楚;

  10、肝活检组织检查见肝细胞内有弥漫性的棕褐色色素颗粒,多在肝小叶中央区的溶酶体内。本病预后良好,无需特殊治疗,但是应注意避免受凉、疲劳、饮酒等诱发因素,消除精神负担,避免不必要的治疗。

  部分疾病的诊断有时并非轻而易举,即使通过系列的详细检查也难以得出明确诊断,而病理组织学检查往往可以给临床疑难肝病的诊断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支持,成为诊断的“金标准”。对于无创检查不能明确病因的肝脏疾病,只要没有禁忌症,都应该进行肝脏组织的病理学检查。

  临夏州人民医院感染二科目前开展了肝穿刺活检术,针对不明原因的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病、脂肪性肝病、遗传代谢性肝病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丰富的经验。随着肝穿刺活检术的开展,越来越多不明原因的疑难肝病揭开了神秘面纱,不明原因疑难肝病的诊断率在不断提高,让更多患者的生命得到了挽救。我院感染二科将以精湛的医术、一流的服务造福更多的疑难肝病患者。

预约挂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