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调整,医院成为了抗“疫”的主阵地,面对患者增加、医务人员锐减的情况,连日来州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始终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他们“轻伤不下火线”,依旧在各自岗位上坚持着、忙碌着,他们用不动声色的善良挺身而出,他们用毫不犹豫的勇气冲锋在前,就如同《孤勇者》中所唱的那样,他们是一个个面临巨大风险挑战却毅然决然前行的“孤勇者”,让我们走进他们的工作瞬间,见证每一滴汗水的故事。
冲锋在生死线上的“急诊战士”
面对大量危急重症患者,医护人员大批感染的状态,争分夺秒抢救生命的急诊科也同样进入艰难时刻,即使是有“钢铁战士”之称的急诊科医护人员,也会感到身上的担子陡然沉重。在这近半个月时间里,急诊科团队完成了3099余人次的接诊工作,最高一天的接诊量达到240人。很多医护在抢救室、监护室连续工作多日,顾不上吃饭和上厕所,最大程度地把所有时间用于救治患者。
急诊科护士长熊丽芳在感染后继续坚守工作岗位,随叫随到,毫无怨言,即便发着高烧、面色苍白、不停咳嗽、嗓子沙哑,但依然坚持工作。她每天连续工作14小时,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始终坚守在科里,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她冲锋的身影,只为确保每一例急危重症患者都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我们这几天的收治压力特别大,不断给自己拧紧发条,一分一秒都不敢耽误,全力保障病人的生命安全。”急诊科医生李沛文对此有切身感受,他已经连续多天没有休息了。
“科室内的这些年轻人,最近也开始陆续出现阳性,看着他们我好心疼,他们大部分都是20岁出头,有家中有一两岁的孩子的,也有还没结婚的。大家开始出现拉肚子,发热这些症状,有坚持不住直接来科室吊瓶输液的,我劝他们回去休息一下,但是这些孩子都没有一个说要休息,每个人都回答我:‘主任,我可以,我们要在岗!’关键时刻要顶上,轻伤不下火线成为急诊科里大家默守的准则。”急诊科副主任张明明说道。他们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只是成百上千坚守临床一线的医护人员中的一员,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轻伤不下火线,誓与病毒抗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疫”无反顾守护血透患者“生命线”
“李大夫,我抗原做出来二条杠了,还能不能做透析?”“不要紧的,我们都有安排,你可以晚上来做”这几天,血液净化室副主任李晓钟的电话铃声几乎没有断过,都是尿毒症患者咨询发烧、如何透析等问题。这段时间,“白+黑”日夜坚守已经成为血透室医护人员的常态。原有透析人数260余人,白天床位已处于饱和状态,只能把新冠阳性的患者都安排夜间透析,随着阳性患者增多,血透室不得不开始增加三班,护士们穿着防护服最长时间五六个小时不吃、不喝、不去厕所。在这里,最常听到的是奔跑的脚步声,仿佛时间被掰成两半都不够用,他们防护服下的汗水干了又湿,湿了又干,超负荷的工作让每个人都疲惫不堪,然而,却听不到他们的一声抱怨与委屈。
“我们的医生、护士人手并不多,最近夜班工作量倍增,我不能离开!”肾病科副主任鲁鑫婷说道,此时正经历着高烧的折磨,嗓子嘶哑,她依然坚持带病工作,每日按时到岗,身体不适并没有阻挡她的脚步,在她的带动下,科室人员也纷纷坚守,连轴工作。她在朋友圈写道“一场疫情,见证了人心……好在见到更多的是血透人的不退缩、不畏惧,每当无法继续下去的时候,总有人能挺身而出,谢谢你们,为这个集体拼过命”。当问到鲁鑫婷累不累时,她说:“能坚持就坚持!因为一旦少了一个人,工作就会落到别的同事身上,大家都不想给别的同事增加工作量!”
给阳性患者透析,危险不言而喻。血透人终究只是身披盔甲的凡人。患者“阳”了,医护人员也“阳”了,血透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全体人员带病坚持上岗,发烧的、头痛的、呕吐的、肌肉酸痛的,一个又一个护士先后出现发热症状,有的高烧到39度多……面对近三百余人的透析患者,她们没有一个人请假、没有一个人休班,大家始终坚守透析患者的“生命一线”。从早上6点半开始工作,一直忙到凌晨2点消杀完毕,短暂休息4个小时后,继续开始新一天的工作。咳嗽声此起彼伏,身体也早已精疲力竭,但大家依然咬牙坚持,守望相助。你以生命相托,我必恪尽职责!
手术从来没有停止
本轮疫情暴发以来,外科系统近一半医护人员涉阳,但他们及时调整人员,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件事“掉链子”。外科系统全体医护急患者所急,坚守工作岗位,近半个月完成各类手术375例。在目前减员严重的情况下,目前仍保持着每日手术量在25台左右。剖腹产、急腹症等这类急危手术每天都在开展。克服一切困难,让患者得到及时救治,是大家的共同信念。
连日来,产科急诊住院患者阳性的比例也进一步增高,医务人员接连被感染,大家能不休息就不休息,能最早返岗就最早返岗。在岗医护人员都在默默地坚持,接产孕妇、做剖宫产手术,直至自己高烧不退、浑身疼痛不能再继续坚持,才不得不离开岗位回家休息。产科护士徐亚琼,这两天高烧到40度,吃了退烧药坚持上班。护士长汪晓娟发现她情况不对,于是让她休息。她一边挂水一边坚持工作,她说“比起其他同事,我的症状算是轻的,还能坚持!”门诊手术室护士徐茂霞出现症状后,依然坚守在岗位。这些只是奋战在州医院前线的一道缩影,还有许许多多医护人员感染后默默工作……
“向负伤了仍坚持屹立不倒的,向正咬牙坚持的,向战斗中暂时倒下的,你们,我们,致敬!天选打工人,风雨无阻向前行”这是一位外科医生有感而发写下的话。致敬每一位坚守岗位、平凡而可爱的州医人。
模范带头守住第一关:发热门诊
目前,医院发热门诊每天接诊量近100人,大多为新冠阳性人员,发热门诊医护人员在接诊时,不仅要第一时间研判病情,更要对因感染新冠后慌张失措的患者给予安抚和保护。发热门诊医护人员每天高强度工作达十几个小时,他们事无巨细却做到了忙而不乱,一丝不苟、严格执行规范操作,每一个环节都严防死守。防护服浸满了汗水、脸庞被口罩勒出伤痕、双手被手套捂得发白肿胀……
发热门诊医护人员每天早上防护服、隔离衣、N95口罩、面屏、手套上身后,忙碌起来就是一整天,很多医护人员需要在病房来回穿梭,所以在这连续工作的7、8个小时中,不喝水,不吃饭,也不上卫生间。“因为有看不完的病人,执行不完的医嘱,每每看到同事们蜡黄的脸,布满血丝的眼,却还强打精神诊疗护理病人,抢救病患,我就非常感动,也鼓励着我像大家一样奋力工作。”发热门诊护士长邱玉霞表示。
被抽调发热门诊工作的心内科医师马林表示,“人身都是肉长成,我们也会哭会累,会焦虑失眠,会害怕和恐惧,我们也有在家无人照顾的老人孩子……这么多天我们相互搀扶着走过来,相互鼓励的坚持住,最重要的原因是心存必胜的信念。我们始终是个团结的集体,每个人都把这里当成是自己的家园,而亲密的战友就是家人,这个集体给了我们家一样的温暖,也给了我们家人一样的责任,我们以‘救死扶伤战疫情,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坚守阵地,迎接胜利曙光的到来。”
坚定信心,救治一线护苍生
“我可能中招了!但我能坚持,我值完这个班次吧!”
“我不烧了,只是有点咳嗽,我知道科室缺人,让我上吧!”越是困难,越是奋勇向前。一幕幕感人瞬间比比皆是,所有医务人员顶着极大的感染风险,承受着巨大的诊疗压力,想方设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保障正常医疗秩序运转,保障患者第一时间得到救治,感染了新冠病毒的同志,有的康复后立即返岗,有的没有完全康复就第一时间返岗,还有的轻伤不下火线,一直坚守在岗位上,他们的朋友圈令人泪目……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疫”中,大家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用自己的“微光”守护着万家灯火,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演绎着温暖人心的战“疫”故事,践行着一名普通医务工作者的初心与担当。那曾经不分昼夜努力抢救病人的身影,被汗水浸湿的衣衫,被口罩勒出累累血痕的脸庞,因劳累过度无法伸展的手指,思念亲人时偷偷擦去的泪水,长期高度紧张无法舒缓的神经……一个个口罩后面,都是最平凡的人,他们为人父母或妻儿,面对艰难,逆行而上,没有懈怠,这就是默默付出的每一位“白衣战士”的缩影。三年来,全院全员时刻牢记着身为州医人的使命,牢记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重托,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誓言。事实证明,我们的队伍经得起考验,我们的队伍经得起磨炼,我们的队伍有能力也有信心战胜一切困难!为了早日驱散疫情的阴霾,我们还需要坚定信念,还需要再咬咬牙,还需要再坚持!再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