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 医保指定医院
0930-6212297
医院新闻

世界糖尿病日,你的血糖达标了吗?

2022-11-15 09:04:34 31次 供稿:杨英 编辑:柴秀礼 审核:马丁援 发布:王文福
手机端浏览
字号:

  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临夏州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为了方便广大人民群众及时就医,充分运用医院“线上问诊”平台,由6名主任医师全天候轮流坐诊,尽可能解决糖尿病患者看病难的问题,“糖友们”可线上免费咨询血糖管控等相关问题,欢迎广大人民群众来咨询。

  我院内分泌科于2021年取得国家标准化代谢病中心(MMC)临夏区域中心,在MMC门诊配备有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免散瞳眼底照相仪、四肢血管功能检查仪可以进行眼底、周围神经病变、内脏脂肪、四肢血管等糖尿病并发症的筛查等,可以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筛查、随访、全程管控。对糖尿病及并发症筛查、糖尿病分型诊断及胰岛功能评价及治疗已形成科学有效的诊疗体系,对于糖尿病合并严重感染、严重高血糖、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心衰、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等危急重症的救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采用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疗效显著。

  中国糖尿病患者总数高达1.298亿,且仍在上升;糖尿病人群中2型糖尿病占90%以上;中国糖尿病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仍处于低水平(均<50%);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我们需要重视庞大的糖尿病患者群体。那么在世界糖尿病日,时值疫情期间,就医困难、居家期间如何进行自我血糖监测、怎样才算血糖达标,详细向大家解读一下。

血糖不达标的危害有哪些?

  1、空腹血糖水平越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风险越高;

  2、随着空腹血糖水平升高,心血管疾病及全因死亡风险增加;

  3、随着血糖水平升高,慢性肾病发生风险增加;

  4、糖化血红蛋白越高,糖尿病并发症危险性大大增加。

◆自我血糖监测

  目前可以明确的是,血糖监测是了解患者病情、评价治疗效果、指导饮食及用药的重要手段,是优化血糖管理的基础;自我血糖监测是评估血糖控制的基本手段,很多人认为血糖监测=测空腹血糖,这是非常片面的。为便于大家熟悉并掌握这部分内容,现将不同时点的血糖监测进行详细解读。

  ①空腹血糖:指禁食8-12小时后于次日早餐前(通常不超过早晨8:00)所测的血糖。主要反映基础血糖水平,也可间接反映人体基础胰岛素的分泌能力,还可以帮助调整睡前药物剂量和(或)加餐多少。

  ②餐前血糖:通常指午餐前血糖和晚餐前血糖,而早餐前血糖习惯上称为空腹血糖,但二者并不完全等同。餐前血糖有利于发现低血糖,指导患者调整进食量和餐前注射胰岛素(或口服药)的量。

  ③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吃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测得的血糖,包括早、中、晚餐后2小时的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能够了解饮食及用药是否合适,指导调整饮食及用药。

  ④睡前血糖:反映机体对进食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睡前血糖是为了指导调整睡前降糖药物(包括胰岛素)的用量,避免夜间发生低血糖,确保患者夜间的安全性。

  ⑤凌晨血糖:凌晨2:00-3:00点血糖是一天当中人体血糖的最低点,监测凌晨3:00血糖有助于发现夜间低血糖,鉴别清晨空腹高血糖的原因,是由于黎明现象(降糖药物用量不足),还是由于苏木杰反应(降糖药物过量、导致夜间低血糖后血糖反跳性升高)。这两种情况尽管都表现为空腹血糖升高,但临床处理截然相反,前者需要增加药量,后者则应减少药量。

  ⑥随机血糖:一天当中任意时刻测得的血糖值。以了解机体在特殊情况下对血糖的影响,如进餐的量与质、饮酒、劳累、生病、情绪变化、低血糖反应等。

  综上所述,通过多时点血糖监测,可以得到全天的血糖变化信息,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治疗效果,及时发现高血糖和低血糖,为调整饮食及用药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患者血糖安全、平稳达标。

日常血糖控制目标

  1、综合控制目标

  2、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是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的金标准,可客观反映此前2-3个月内的平均血糖水平,对糖尿病的诊断和判断治疗效果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因此糖尿病患者每3-6个月需要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目标应遵循个体化原则。

  3、空腹及非空腹血糖控制目标:

  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空腹血糖控制目标为4.4-7.0mmol/L,非空腹血糖目标<10.0mmol/L,但也应个体化,老年患者、低血糖风险高的患者、预期寿命较短、有严重并发症或合并症的患者可适当放宽。

门诊随诊为啥重要?

  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至少进行1次UACR(尿白蛋白/肌酐比值)和血肌酐测定(计算eGFR)以评估糖尿病肾病,根据UACR大小确定每年复查次数从1次至4次不等,规律随访和以降糖、降压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可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预后;2型糖尿病在确诊时就应该进行糖尿病神经病变筛查,随后至少每年筛查1次;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应常规进行下肢血管病变的筛查等等;

  综上所述,定期内分泌科门诊随诊(血糖控制平稳时每3个月1次,控制欠佳或出现明显症状时及时就诊),完善血脂、心肌、肝功、神功、离子、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眼底及周围神经病变筛查及评估,可以了解血糖控制情况及糖尿病并发症情况,有助于调整降糖方案,尽早给予糖尿病并发症系统治疗,改善患者远期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预约挂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