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 医保指定医院
0930-6212297
医院新闻

同心同德 共克时艰----临夏州人民医院医疗队赴定点收治医院临夏县中医医院抗疫工作简记

2022-08-15 16:29:37 849次 供稿:杨生芳 编辑:管艳萍 摄影:州医人 审核:马丁援 发布
手机端浏览
字号:

  这是一场以信仰充实生命的洗礼、以担当淬火成钢的战疫、以传承赓续血脉的情怀,回顾战疫心路,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信念笃定,在每一个坚守的岗位、每一条战疫的火线,锻造一支拉得出、能战斗、敢拼搏的医护团队,锤炼了一支有责任、有素质、有担当的干部队伍,筑起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防线。

勇担使命,紧急备战

  7月31日,我院接到上级通知,州委、州政府决定临夏县中医医院作为州级定点收治医院,由我院代管。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战袍。我院高度重视,快速行动,院党委书记马丁援、院长安永东身先士卒,全程坐镇一线,多次前往定点医院临夏县中医医院现场调研,反复与州疫情指挥部、临夏县委县政府、临夏县中医医院对接协调,第一时间组织召开疫情调度工作会议,从组织架构、制度流程、人员安排、院感防控、医疗设备、药品保障、安全保卫等各方面进行周密部署,做到指令清晰、系统有序、条块畅达、执行有力,精准解决疫情第一线问题。

  “重点围绕院感防控、物资配备、规范化诊疗、医务人员闭环管理、环境消杀、医疗废物处理等疫情处置全流程,进行明确分工、高效衔接,确保每个处置环节衔接紧密、措施有效、操作规范。要严格按规范制度开展各项工作,院感防控是重中之重,医护人员培训、防护一定要到位,选派精兵强将组成医疗队开展工作,确保进驻定点医院的人员零感染、零院感。”党委书记马丁援同志叮嘱道,自疫情发生以来,他就再也没有回家睡过一个囫囵觉,每分每秒像上紧了发条一样,时刻处于紧急备战的状态。他带领医院领导班子成员昼夜值守,随时处置突发疫情,站在了抗疫的最前沿。

  “我院作为全州的区域医疗中心,关键时刻就得勇挑重担,就得迎难而上。针对传染病医院规章制度、应急预案、工作流程、人员培训、排班防护、物资供应、疫情报告、后勤保障、临床服务等方面,科学部署、及早安排,各部门团结协作,迅速搭建体系,要确保定点医院按时、顺畅、规范运转。”院长安永东同志对每一个环节都事无巨细安排落实。为了顺利完成筹备工作,他化身善谋全局的“指挥员”,更是冲锋在前的“战斗员”,夜以继日、通宵达旦,协调各项抗疫工作,重点任务、关键举措必亲自抓实抓细抓落地。他连续数天不分昼夜坐镇医院,多次前往于临夏县中医医院,对筹备工作亲力亲为,数天时间几乎不眠不休,困了就坐着打个盹,饿了就随便扒拉两口饭,几天下来,瘦了一大圈,但一双洞悉一切的眼睛依然坚定有神。

  8月1日凌晨2点,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注定是个不平凡的夜晚,院长安永东连夜安排分管后勤的副院长魏世豪带领总务科、信息科、保卫科等职能科室工作人员,对接临夏县政府、县中医院,在省级院感专家张浩教授的指导下对院区内三区两通道重新优化改造。

  8月1日上午8点,州医院召开定点医院筹备协调会议,再次对定点医院的工作人员通道、污物通道、病人入院通道、病人出院通道、清洁区、第一缓冲间、半污染区、第二缓冲区、污染区全部改造工作、人员管理、后勤保障、终末消毒等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深入研判。会后,院长安永东带领我院医疗队对临夏县中医院外科楼清洁区进行现场调研,捋顺各项流程,落实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缓冲间、污物通道和清洁通道。

  8月1日上午9:00,我院工作人员进驻县中医院后,立即投入到紧张的战斗中,从优化“三区两通道”布局,优化清洁区布局,梳理院感防控流程,重新粘贴标识,打扫清理环境卫生,准备床单元,安装床铺,搬运物资,准备生活用品、更新、增加相关设施设备等,消毒消杀、环境监测……经过昼夜不眠不休,像燕雀筑巢一样一点一滴的布置成为规范的传染病收治病房。

  8月1日晚11:00,定西市医疗队队员提前进入病区开展模拟收治病人应急演练,扫床铺床,熟悉工作环境、设施设备、办公信息系统……

  从夜沉沉,到晨光熹微,再到夜幕降临,所有人通宵达旦,没有坐下来喝口水吃口饭,而是全力以赴投入到奋战中来。经过一天一夜的不懈努力,8月2日凌晨4:00分,第一批患者收治入院。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各部门分工协作,陆续收治患者,定点医院各项工作平稳运行……

  迅速健全组织架构,完善各项流程制度。组织编写《临夏州人民医院传染病定点医院管理手册》,涵盖了组织领导体系、院感防控体系、医疗、护理、后勤保障等5个篇章,各项流程制度、应急预案90余项,将“严真细实快”的工作作风严格落实到工作细节中。

临危受命,逆行出征

  我院选派了具有丰富管理经验、身经百战的杨发萍副院长带队,抽调医务、护理、院感、院办、信息、总务、设备、药剂、财务、部分临床科室等科室45名人员组成医疗队进驻定点医院开展工作。他们中一半以上是刚刚从广河县妇幼保健院圆满完成任务、经验丰富的抗疫“老将”。无论是抗疫老将,还是战疫新兵,当疫情防控这场战役打响时,每一个州医人都选择勇往直前,不计得失。“医院就是前线,病房就是战场!短兵相接、刀剑无眼,当士兵在战场上奋勇杀敌时,能够保护他们的只有身上的铠甲。而当医务人员踏上这片没有硝烟的战场,为他们拉起最后一道防线的是最严密的感控工作。要做到不疏漏任何环节,保护好每一个一线人员,坚守好院感防控红线,要管住人、守好门,全体人员要齐心协力坚决完成医院交付的任务。”杨发萍副院长反复向队员们强调。作为定点医院院长、州医院医疗队的负责人她比所有人更累,无论医疗、护理还是后勤,所有大大小小的事务都要她亲自考虑。她也比所有人更紧张,因为她深知要保障每一个人的安全,做好每一个人的心理疏导,才能带领整个队伍高效工作。她带领团队不分昼夜奔波,经过连日奋战,队员们个个满眼血丝、嗓子嘶哑、身心疲惫,但是没有一丝懈怠,没有一句怨言,依然战斗力满满,以确保各项工作符合院感防控要求和流程规范,确保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科学指挥,安全运行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定点收治医院临夏县中医医院临时党委,建立组织框架,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州政协副主席、州乡村振兴局局长、党组书记、定点收治医院临夏县中医医院临时党委书记张卓同志带领临时党委委员、班子成员将指挥部前移到最前线,党员率先垂范,组织成立了4个临时党支部,将援临抗疫的定西市、天水市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纳入到临时党委统一管理,做到了统一领导、一线指挥、果断行动,整个战“疫”过程组织有力、保障到位,医疗救治、后勤保障各环节紧张而有序。为确保后续工作有序、高效运转,临时党委下设综合协调组、医疗救治组、感控消杀组、后勤保障组、信息联络组、患者转运组、医废处置组、安全保卫组、院感督导组、医技组等11个工作小组,明确了各自职责。每天召开工作协调会,随时解决、落实一线医疗队的现实问题和困难,坚决做到“事不过夜”。物资、餐食、住宿、交通、消杀、改造、监控、保卫、保洁……防疫、抗疫需要的所有保障工作24小时随叫随到,11个工作小组密切配合,团结协作,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定点医院的救治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严格执行定点医院收治病人的标准、出院标准、重症患者的转院流程,实现了阳性感染者收治住院、转院和出院衔接顺畅。甘肃省医疗救治专家组每天召开腾讯视频会议,与病区负责人进行视频查房,指导医疗救治工作,定西市医疗队和天水市医疗队的122名医护人员在定西市人民医院王世宏副院长、天水市第三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马素杰带领下,不畏困难,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适应环境、捋顺工作流程,全力以赴救治患者,用精湛技术和默默奉献的大爱精神为患者撑起了生命安全的保护伞。他们身穿厚重的防护服,从头到脚全副武装,泡在汗水里工作,脸、额头被护目镜、口罩勒出道道压痕,但他们以坚韧的毅力克服种种不适,夜以继日地坚守病房,全力救治病患,从不言苦、毫无怨言。

  8月6日凌晨3:00,接到州疫情指挥部通知,达到出院标准的患者出院,其余患者全部转至兰州新区方舱医院和兰州重离子医院。至此,历经7天的日夜奋战,定点收治医院临夏县中医医院抗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这是州委州政府的坚强领导,是甘肃省医疗救治专家组、院感专家倾心帮助,是州卫健委的科学指导,是定点收治医院临夏县中医医院临时党委统筹指挥,是临夏县县委、县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保障,是临夏县中医医院的积极配合,是定西市和天水市医疗队星夜兼程的爱心援助,是临夏州人民医院全力以赴努力工作的结果。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相信我们必将迎来抗疫胜利的时刻。

预约挂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