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一轮疫情发生以来,有这么一群人,全员取消假期,24小时值守在急救生命线上,从求救电话响起的那一刻,“生命通道”随之开启,义无反顾,逆风而行,病毒的步子也无法赶上他们疾驰的身影,他们就是州医院120院前急救科全体工作人员。
疫情期间,州人民医院120院前急救科工作量与日俱增,在科室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大家克服困难,放弃下夜班、放弃周休,加班加点,在完成医院疫情防控指令、患者急救需求的同时,转战州内各县市疫情第一线。自7月12疫情爆发到7月21日,院前急救科全体医护人员完成患者转运、援疫医护转送、闭环人员接送、发热患者转运、定点医院物资运送等共计出车310次。
疫情下的院前急救工作纷繁复杂,与坚守其他岗位的医护人员不同,急救人更多是“以救护车为家”,一天24小时,他们大半时间都在车上度过。调度铃响起,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马上动身。狭小的车厢内,近距离接触患者,搀扶、抬送、擦汗、给氧、翻身,耐心跟患者和家属作解释工作,出汗,嘴唇干裂,鼻涕流在口罩里也不敢擦,待患者安全的转运到了,他们才能松下一口气,脱下防护服。为了确保全体人员万无一失,这段时间科主任马文奇和护士长汪秀芳每天梳理转运流程、车辆消毒流程,强化科室人员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和穿脱防护服的全员熟练掌握与实际操作,反复培训,反复演练。为了便于人员、车辆的调度,院前急救科建立专班调度群,不分昼夜,苦战鏖战,凌晨一点、两点、三点……接线员负责安排车辆调度并做好执行任务记录,司机做好个人安全防护措施后出车,车辆回院后进行车辆消毒,“甘N33362已消毒”,“甘N2H090已消毒”……
7月19日对负压车司机王正平来说是一个前所未有的紧张日子。当晚11:00,接到上级电话指令,做好个人防护后迅速驾车前往任务点,20日凌晨0:00到达目的地东乡县某乡镇。凌晨1:00,根据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人员统一安排,将3例初筛阳性患者转运至定点医院救治,1:30分完成转送工作,回到临夏已经是凌晨3:00。接下来还有近2个小时的负压车消杀,回到闭环点已经是早上7:00,类似这样的通宵作战已经持续了3天。“有过害怕、有过紧张,毕竟要近距离接触疑似病例、确诊病例。”
院前急救科职工张胜利和妻子在州医院不同岗位坚守着。妻子徐海荷是PICU护士长,也是第二批援鄂英雄。半个月来,想孩子了他只能趁难得的空闲与孩子视频,当视频接通的那一刻,顷刻间泪目。擦掉眼泪,他依旧是一名平凡的抗疫“大白”,他们在疫情防控一线演绎着夫妻情深,以实际行动诠释家国情怀。
在空旷的马路上,蓝光闪闪,救护车飞驰而过,封控小区、隔离观察点、亚定点医院、定点医院,全州各个角落留下了州医院急救人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