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高全院医务人员医疗安全防范意识及依法妥善处理医疗事故的能力,持续改进医疗质量,提高服务水平,保障医疗安全,近日,州人民医院举行防范医疗纠纷专题会议暨“杏花村论坛”第12讲,院党委书记马丁援同志围绕当前医疗行业的法治背景、医院医疗纠纷的现状,就医患沟通技巧进行了专题辅导。在家院班子成员,无门急诊手术任务的科主任、党支部书记、护士长参加论坛。根据疫情防控要求,会场落实了相关防控措施。
论坛开始前,分管医疗质量安全和分管外科的副院长魏学全、杨发萍分别就2021年以来医院发生的医疗纠纷典型案例进行了讲解剖析,深刻分析了几个科室典型医疗纠纷的主、客观原因,指出了临床管理中存在的漏洞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及对策。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安永东从管理不到位、责任不到位、沟通不到位三个维度就医疗纠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阐述了如何通过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狠抓医德医风建设、培育良好医患关系等方法减少医疗纠纷发生率,增强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应对风险防控的能力。
马丁援同志以PPT课件《医患沟通765》为主题,从讲实践、方法、策略的角度出发,结合通报的纠纷案例情况,以案说教,以案说法,详细讲解了医疗纠纷的防范措施、处理程序和保障医疗安全的重要性,深刻分析了因态度不积极、沟通意识不强、缺乏沟通技巧等所造成的纠纷原因。同时从接诊医生对患者的“7个讲明白”、护理人员对患者的“6个说清楚”、“5个说不得的话”等细微方面就临床工作中认识医患沟通、医患沟通常见问题、医患沟通基本原则以及医患沟通技巧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马丁援指出,患者是主体,疗效是王道。在医疗卫生领域患者是用脚投票的,哪所医院综合实力强患者就往哪个医院跑。当下医疗领域竞争日趋激烈,医院的发展越来越取决于管理策略,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服务患者中注重医疗水平、服务态度、就医体验、就诊环境等多维度的提升和打造,必须在不断改进综合管理和提高专业水平的基础上,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增强服务质量,赢得患者的信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患者到医院来是来解决病痛的,不是来听音乐会的,对于一所医院来说,治病能力是医院发展的先决性条件,是主体,科研教学是医院发展的“两翼”,一主强才能生两翼,两翼展才能带着主体飞向更高更远的目标。
马丁援强调,保障医疗安全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要在医疗质量安全中坚持精益求精、开拓创新,通过强化医疗质量安全管理,畅通医患沟通渠道,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纠纷,从而保障患者安全,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是避免医疗纠纷的基础,要坚持用制度管人、用流程管事,坚决执行好医院各项规章制度,通过MDT、核心制度落实、围术期管理、危急重症及特殊病例讨论汇报等流程,坚决把各项制度落实到临床工作的始终。要强化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教育,树牢法律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责任意识、依法执业意识、诚信服务意识,让一切诊疗服务建立在充分沟通、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要杜绝职业倦怠,反对麻木不仁,院级层面、科室层面、当事人要总结经验教训,以案为鉴,举一反三,严格要求,把医疗纠纷风险降到最低。当前医院的社会信誉度、美誉度在不断攀升,越来越多的患者信任医院的技术水平而来到州医院看病就医,全院上下一定要端正行为态度,从“以患者为中心”的办院宗旨出发,在顺畅服务流程、改善就医体验、提供优质护理、持续健康宣教、构建紧密型医联体、打造县乡同盟、扩大宣传影响力等方面狠下功夫,用良好的医术、热情的服务、舒适的环境吸引更多患者到州医院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