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 医保指定医院
0930-6212297
医院新闻

凤凰山下凤凰来——州人民医院推进人才强院战略综述

2022-03-12 09:08:15 84次 供稿:祁培峡、宋宗曦 编辑:曹香兰 美术:王雪涛、娄师
手机端浏览
字号:

  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关键因素,人才是引领发展的“中流砥柱”,卫生健康领域是一个知识密集型高地,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州内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的发展更需要众多德才兼备的新时代优秀人才。2019—2022是州医院历史上取得成绩最多、发展速度最快、社会效益最佳的3年,医院顺利通过了三级甲等医院评审、国家胸痛中心标准版认证、创伤中心省级认证、呼吸科PCCM国家级认证,国家卫健委脑卒中防治委员会授予我院高级卒中中心;神经外科、内分泌科成功创建省级重点专科,消化科、泌尿外科等14个学科创建为州级重点学科;上线医院信息化二期建设工程,顺利通过国家卫健委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认证;高值医用耗材药品带量采购实现破冰;成立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建设标准化临床实训基地;与河西学院签订实习就业基地协议并授牌,与厦门医学院签署医学教育及科研合作备忘录,成立纪明开专家工作室;同和政县在内的县级医疗机构构建医联体及专科联盟;2019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位列全国综合医院778名,甘肃省内排名第12名。艾力彼最新评估通报中我院入围全国地级医院500强……这些成绩背后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强大的人才支撑,人才资源显示出绝对优势,人才队伍建设成为这3年州医院闪光的亮点之一。

党管人才,高位推动,凝聚人才工作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要牢牢把握党管人才、党管干部的原则。”2019年,州委州政府出台了《临夏州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乘着好政策的东风,我院顺势而为,开启了人才工作新局面。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人才工做系列讲话作为医院人才工作的根本遵循,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紧紧围绕服务业务发展大局,着力破除体制机制障碍,强力推进人才强院战略,在院级层面设计和战略谋划上狠下功夫,细化和完善医院各类人才引进激励办法措施,先后制定了《临夏州人民医院退休返聘人员管理办法》、《2020-2022年临夏州人民医院人才梯队建设计划》、《2020-2022年临夏州人民医院人力资源发展规划》、《临夏州人民医院2020-2025年人才引进规划》等制度、规定、办法,在岗位设置、收入分配、职称评定、管理使用等方面对编制内外人员进行统筹考虑,营造了聚才留才的新环境,实现了招才引才的新突破,趟出了求才纳才的新路子,搭建了育才成才的新平台,取得了识才用才的新成就。2019年之前,由于没有人才引进具体政策的支持,虽然医院缺乏各类急需人才,但是只能干着急,没有任何手段引进所需高层次人才。2019年以来,我院借助州委州政府人才工作的好政策,积极参与由州委组织部牵头组织的急需紧缺人才招聘会,多次赴外地知名高校签约引进人才,截止目前共引进急需紧缺人才97名,这在州医院历史上是开创性的,在全省也是突破性的。其中引进硕士研究生20名(其中双一流高校11名),全日制本科生71名(其中双一流高校20名)。副高级职称3名,中级职称5名。引进人才经过岗前培训后及时补充到人员紧缺的临床医技岗位,为临床一线注入了新鲜血液,缓解了部分临床医技科室专业技术人员紧缺的困境。目前全院临床医技科室人才梯队基本趋于合理,带动了学科发展,为医疗、科研、教学工作的发展储备了强劲的动力。

引培结合,重在培养,全面提升人才综合素质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为打造一支“医、教、研”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队伍,我院在引进急需紧缺人才、育好本土人才、留住优秀人才上狠下功夫,对引进人才加大培养力度,大力支持引进人才外出进修、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院内培养以“师带徒”、“学科内主诊组”为主要模式提升能力,在通过传统的“传、帮、带”基础上又进行“送出去”、“引进来”等多措并举的培养方式,2019—2021年度送出8名引进人才赴东南沿海大三甲医院进修、6名引进人才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通过专家带教,进修培训,医院医疗技术水平“跨越式”提升。近3年先后成功开展了上百项新技术新项目,成功实施了首例腹主动脉瘤血管支架腔内隔绝术、首例心脏外科手术、结合分支杆菌鉴定及耐药基因检测、新血栓四项、ERCP术、胶囊内镜检查……在坚持做好“五大临床救治中心”的前提下,持续完善“五大医技中心”建设,建好疼痛中心、产前诊断筛查中心,筹备肿瘤放疗中心、化疗中心,加快推进肿瘤防治、慢病管理、微创介入、麻醉疼痛诊疗、重症监护等临床服务五大中心建设。同时把引进人才列入医院的“十四五”规划、“百人计划”等人才培养战略进行重点培养、优先培养,把引进人才中的“双一流”建设高校本科毕业生及普通医学院校硕士研究生作为培养的重中之重,力促他们尽快成长,成为学科带头人。

优化环境,加强激励,激发人才工作热情

  人才引进医院之后,如何让他们留得住、能干事、有作为?我院持续完善激励措施、加大激励力度,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过程中,通过思想上关心、工作上激励、环境上改善,生活上关怀等一系列措施,把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真正体现在实际行动上,营造“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良好干事创业环境。做到以崇高的事业留住人才,以真挚的感情留住人才,以优越的环境留住人才,以适合的待遇留住人才,院党委和院班子成员全方位关心引进人才的思想、工作、生活。坚持入职之始,党委书记和院长举行引进人才见面座谈会,认真分享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经验与心得,拉近院领导与人才之间的距离和感情。在专业选择方面,注重发挥引进人才个人专业特长,在分配科室时采取“双向选择、人岗相适、人事相宜”的原则,提前与引进人才和用人科室做好沟通,把引进人才放到自己喜欢,愿意干事创业的学科岗位上。在工作环境方面,积极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工作环境,充分体现我院“爱才之心、引才之切、用才之诚”。在收入待遇方面,在绩效工资分配中充分体现“以知识价值为导向,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薪酬制度和激励机制。在生活条件方面,医院在新投资购置的规培学生公寓楼上为引进人才设置了配备有床、衣柜、写字桌、淋浴等基本家具的人才公寓,开通宽带网络,极大方便了引进人才的工作和生活。同时为消除引进人才在本地安家生活的后顾之忧,医院积极联系上级部门为引进人才申请人才小区集资住房,并按照《临夏州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办法》规定标准及时发放租房补贴、安家补贴等,截至2021年12月已发放各类补贴211.5万元,其中安家补贴138.5万,租房补贴73万。院工会、妇联、团委热心搭桥,给他们创造“婚恋机会”,让他们扎根临夏,成家立业,让人才感到有奔头、有干劲,从而激发工作热情,安心在州医院工作。虽然在州委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引才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病理、检验、麻醉、妇科、儿科等学科人才断档仍然存在,加之医学人才中新入职人员将理论知识转化为临床经验需要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导致老中青梯队不合理。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持续加大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对现有专业中普遍存在的麻醉、病理、影像、检验等学科的人才引进条件适当放宽至全日制一本院校学历,为州医院突破性开创性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凤凰山下,大夏河畔,州医院正在成为各类人才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热土,踏上新征程,州医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求人才,也更有条件成就人才。新时期医院将加快推进人才强院战略,一如既往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广纳天下英才,让人才在这里施展才华、建功立业,在创建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征程上不仅“后继有人”,更能“人才辈出”。

预约挂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