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在州医保局、州卫健委的正确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州人民医院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办人民满意的医院”的办院理念和“没有满意的员工就没有满意的患者”的办院思路,结合医院实际工作,持续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对卫生与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站稳人民立场想问题、做决策、办事情,力求让全州各族群众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健康服务。
“国家集采”、“带量采购”,是指由国家从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的药品和临床使用量大、价格相对高、群众费用负担重的高值耗材中遴选品种,把全国医疗机构零散的采购量集中“打包”,形成规模团购效应,通过国家层面与药品、耗材生产企业进行价格谈判,在严格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带量采购,以量换价,从而实现机构降成本、群众减负担、基金提效率。州医保局于2020年12月下旬印发《关于做好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结果执行工作的通知》后,州医院及时签订了国家组织冠脉支架带量采购中选品种购销三方协议。州医保局、州卫健委等上级部门到我院进行现场督导,加快议价谈判,保障备货充足,帮助医院完成医保目录信息维护,广泛宣传新的政策标准。我院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做好执行前各项准备工作,与中选企业密切对接,从政策落实、耗材采购、质量验收等各环节严格按照要求做好带量采购工作,于元旦期间完成了首例冠脉支架介入手术,原价19250元的美国美敦力“雷帕霉素药物洗脱冠脉支架”集采后价格为648元,整整降低了18602元,降幅比例达到96.63%,标志着国家组织实施支架带量采购结果在州医院正式落地,实现冠脉支架从“万元时代”走向“百元时代”,打响了高值耗材采购第一枪,打破了“谈架色变”的时代,为患者带来了真正的实惠。截至1月7日,短短的七天时间,共计使用带量采购支架8枚,节约医保资金14.88万元。
与此同时,我院医用耗材管理委员会对医院常用的49个医用耗材品种进行降价谈判,不断提升集采质效,摒弃传统的最低价中选模式,将企业资质、技术、质量作为谈判先决条件,对产品质量缺陷实行一票否决制。“不唯最低价中标”,充分考虑产品材质、使用性能等因素,综合确定产品建议价格,引导企业间竞争转化为产品质量和成本竞争。经过前期艰苦磋商,供货商对一次性使用吻合器等49种常用医用耗材进行了不同幅度降价,最高降价幅度达25%,平均降价幅度11.13%,挤掉了中间环节的水分,优化了产品价格。
之前,较早前步入带量采购“快车道”的药品集采降幅成效同样惊人。从2019年12月开始医院按照省、州医保局关于执行国家组织药品带量采购和使用政策,切实解决患者“看病贵”的问题。截至2020年12月份,甘肃省公布了三批集中带量采购药品目录,共计112个品种,均已通过药物一致性评价,价格平均降幅达59%,我院采购其中73种药品,已投放临床使用。尤其是降糖、降脂、降压、抗肿瘤药品等疾病常用治疗药物,如降糖“神药”阿卡波糖从2.06元/片降低至0.18元/片,降幅达到91.26%;阿托伐他汀钙片、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列美脲片、恩替卡韦胶囊等降幅均在90%以上。自执行药品带量采购政策以来,州医院2020年全年带量采购药品品种销售金额从1745万元降至361万元,降幅为79%,减少患者药品费用达1383万元。药价下降后,为全州患者提供了质量可靠、疗效明显的药品,在节省医保资金的同时,大大降低患者经济负担,让全州各族群众吃出安全健康,吃出质优价廉,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将进一步扩大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的范围品种,让更多质优价廉的药品和医用耗材“飞入寻常百姓家”,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实实在在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