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 医保指定医院
0930-6212297
医院新闻

州医的星空 一颗耀眼的星

2020-10-16 20:13:01 202次 供稿:杨生芳 美术编辑:马丁援 编辑:马丁援 审核:马丁援
手机端浏览
字号:

州医的星空 一颗耀眼的星

  王国庆,男,汉族,1962年8月出生,1985年8月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医学学士学位,二级主任医师,我院著名儿科专家。甘肃省医师协会第三届理事会常务理事,甘肃省医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理事,临夏州医学会第十届理事会会长,甘肃省医学会第八届儿科专业委员会常委,甘肃省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第一届理事会副会长,甘肃省医师协会儿童慢性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临夏州医学会儿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被授予享受甘肃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津贴人员、临夏州第五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临夏州科技应用带头人、临夏州党员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优秀人才、“优秀儿科医师”等多项荣誉称号。2020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

州医的星空 一颗耀眼的星

情系家乡,立志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儿科事业

  “健康所系,生命相托”。从步入神圣医学殿堂的那一刻起,他开始明白作为一名医生的使命。1985年从兰州医学院医疗系毕业后,被分配到临夏州人民医院从事儿科临床工作。他对自己的这一职业选择,从来无怨无悔,从医以来一直坚持在临床第一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数十年如一日,急为病人所急,想为病人所想,随叫随到,从不推诿病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节假日很少休息。他觉得虽苦犹甜,生活既充实又快乐。

  儿科在综合医院中不起眼,但却属高风险学科。因为儿科病大多起病急,来势猛,病情变化快,患儿又不会表达病痛的特点,人称“哑巴科”,大多数医学生都不愿意从事儿科。当时临夏州各县医院都没有小儿专科,甚至没有儿科医生,正因为如此,他暗下决心,要为属于深度贫困地区的家乡儿科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凭着对医学的挚爱和强烈的事业心,穷致天人之理,精思古今之书,以淳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他为此作出了一个医者仁术的典范注解,把毕生的心血都倾注在临夏州儿科事业上。临夏州人民医院儿科从一个仅有16张床位的小科室变成如今200多张床位,年诊治3万多病人的大科室,新生儿疾病诊疗技术从当时的空白发展到了今天接近省级诊疗技术水平的区域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每一次进步都浸注了他的心血和汗水。他长期坚持临床一线带教查房,注重人才培养,重视学科建设和技术能力提升。每年组织参加疑难病例讨论、会诊、查房100余人次,在省州学术会议主持和学术讲座20余次。在他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州医院已经建立了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小儿急救、儿童保健、小儿外科等亚学科,可开展有创、无创呼吸机抢救各种儿童呼吸衰竭、深静脉置管、极低体重新生儿救治等多项新业务。目前正在筹划开展儿童气管镜、胃镜、肠镜、床边持续血液净化(CRRT)、儿童康复治疗技术等新技术。随着诊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儿童、婴儿及新生儿疾病的治愈率逐年提高,四川阿坝、青海循化、甘南州等毗邻地区的许多患儿慕名而来,临夏州人民医院儿科得到了业内人事和广大病患者的认可,他,功不可没。

州医的星空 一颗耀眼的星

医者仁心,恪守救死扶伤的神圣职责

  35余载从医生涯,他用医者仁心恪守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用拳拳爱心、高尚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篇章。不论法定休息日还是传统佳节,不论深夜还是凌晨,只要患儿需要,病情需要,他总是随叫随到,永远站在抢救危重病儿的第一线,对待患儿更是分秒必争、精心救治,许多危重患儿在他手中获得新生。

  有一次,遇到一位危重新生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他全力抢救:进行胸外心脏按压、人工呼吸、亲自吸痰、吸氧、拍背,不分昼夜守护在病儿床前,终于使患儿转危为安。患者家属万分感激,拿出一叠钱要向他表示感谢,被他婉言谢绝。而这,只是他从医三十多年来婉拒的无数红包中的一个。

  那是许多年前一个大雪纷飞的深夜,凌晨一点左右,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响惊醒了熟睡的他,一位同事在电话里急切地说:“有位孩子病情危急,正在科室抢救,家属情绪激动,要我们不能有任何闪失,请你马上过来会诊”。他二话没说,穿上衣服,冲出家门,在漆黑的夜里,骑着自行车,冒着大雪、迎着凌冽的寒风赶到病房。原来患儿因癫痫持续发作,呼吸暂停、面色发青、生命垂危,当班医生给予吸痰、吸氧、止惊等对症处理后,不见效果。家属认为当班医生的处理不到位,要求叫上级医师。他及时给予脱水剂、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处理直到患儿脱离危险。此时天色已亮,他洗了一把脸,啃了半个“锅块”后又开始了新的一天那繁重而又重复的工作……接诊、查房、写病历、会诊。从医以来,有多少类似的患儿被成功抢救,多少不眠之夜是在病房中度过,难以计数。

州医的星空 一颗耀眼的星

精益求精,在临床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他对医术精益求精,勇攀医学高峰,怀着对事业的热爱,怀着对家乡的深情,怀着对久患病痛的怜悯,践守着救死扶伤的诺言,把深情融入每一位患者的心田,默默的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对待事业他具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既然我们选择了这个职业,就要尽好这个职责,如今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都是家中的宝贝,诊疗活动出不起半点差错。儿科医务工作者不但要满怀服务热情,还要求业务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才有能力更好的为患者服务。”这是他对下级医师的嘱咐。多年来,他主持的科研项目《简易持续呼吸道正压治疗小儿呼吸衰竭的研究》、《临夏回族自治州儿童感染性腹泻的病原性研究》、《神经营养药物及维持治疗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疗效的研究与随访》先后获得临夏州科技进步二等奖,课题《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应用现状调查及干预措施效果评价》获临夏州科技进步三等奖。目前还承担着《临夏州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急诊应急防控措施的研究》和《双嘧达莫、消炎痛联合中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2项课题。他刻苦钻研业务,将理论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撰写的13篇论文先后在国家级、省级刊物公开发表。他采用少量多次服用中药的方法治疗小儿喘憋性肺炎、氯丙嗪山莨菪碱联合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肠炎等技术在临床应用实践中得到了良好的效果。组织编写的《新生儿疾病诊治讲义》为临夏地区新生儿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州医的星空 一颗耀眼的星

冲锋陷阵,坚持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第一线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临夏州人民医院定点医院先后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8例。他作为医院医疗救治组组长,负责保障定点医院、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点、医学隔离观察点医用物资供给。他坚持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全面放弃节假日休息和夜班后休息。制定审核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医学隔离观察点、CT检查流程,新冠肺炎病例转运流程,车辆消毒流程等各项流程及管理制度21个,现场检查督查预检分诊点选址、设备配备、发热患者筛查流程、通风、消毒、消毒效果检测等制度落实情况30余次。按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二、三、四、五、六版)通知》要求,讲解培训4个医疗救治小组医护人员40人次。不分昼夜承担每日平均约15位发热门诊患者的判定审核工作及指导采样任务,研判医学隔离留观病例12例。承担院救治小组与甘肃省医疗救治专家组远程和院内会诊7次,有力保障了我州新冠肺炎病例的规范有效治疗。组织中医专家组,针对中医药预防人群、医学隔离留观人群、确诊病例3类人群,领导制定了中药防治处方,并保证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发放到位。先后16次在儿童病区、儿科门诊预检分诊点、儿科老专家门诊、放射科、CT室、急诊科、负压正空泵排气点等督促检查消毒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他脚踏实地、坚忍不拔、孜孜不倦、刻苦钻研,多年来全身心的投入临床诊疗工作和医院建设。他是儿童生命健康的守护神,躬耕儿科一线35年,只为看到天真活泼的患儿脸上重新浮现出灿烂的微笑。患者的锦旗是对他最高的礼赞。爱岗敬业、甘当人梯,对待患儿耐心温柔,让他荣获行业和社会广泛赞誉。他把最好的青春和年华奉献给了临夏州人民医院,奉献给了他热爱的儿科事业。

  群星璀璨耀州医,州医的星空,他是一颗耀眼的星!

预约挂号
微信订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