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爆发的这场疫情,让所有人深感恐惧,每个人的眼底都蒙上了厚厚的阴霾,我们临夏州也未能幸免。州医院院前急救科,作为一支永远冲在一线的队伍,在这样来势凶猛的病毒面前,他们当仁不让,冲锋陷阵。在这个病毒肆虐的春天,他们不分昼夜,风雨兼程,不仅要完成日常院前急救转运工作,还承担了全州疑似、密接、确诊患者的转运任务……
科室负责人根据院党委指示,向大家发出指令,取消假期,投入岗位。1月24日凌晨,临夏州人民医院120第一次接到转运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任务。转运车组将第一例确诊患者安全送至临夏县新冠肺炎临时救治医院,这一干就是四、五个小时,结束转送任务已是拂晓。转送任务结束后,出车组成员还要对车辆进行终末消毒,2个小时就在一次次细致的擦洗中消逝,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黎明前温暖的梦乡时,他们刚刚完成紧张的工作。
初春时节,深夜的临夏气温还是很低,转运车组人员身穿防护服,戴着防护口罩、护目镜,身着三级防护装备,不仅行动不便,视野也很受限,再加上天气寒冷,室内外温差大,护目镜上时不时形成一层雾气,严重干扰司机的视线,给行车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给120日常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是未知。尤其是发热患者,都没有经过任何筛查与辨别,流行病学情况不清,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全都是未知因素,也全都是未知的危险。科室负责人马文奇最担心和最重视的还是全体人员的安全,他反复强调,必须严把防护关,我们的工作目标就是安全无误完成每次任务,确保全体人员零感染。为了做到万无一失,那段时间马文奇全天在岗,和护士长汪秀芳每天梳理转运流程、车辆消毒流程,强化穿脱防护服练习,给全员进行反复培训、督导检查各项工作的落实。
特殊时期,日常的急救工作也比往常更加吃力,医护、司机接送患者做检查时,都身穿防护服,很多患者看到这种情况难免紧张,甚至特别不配合,急救人员需要付出比平时更多的努力,耐心地跟患者与家属做解释工作,反复沟通,打消患者顾虑,主动配合救治工作。工作加码,压力骤增,但没有一人退缩,强将手下无弱兵,120全体成员在马文奇的带领下,疫情面前全体人员坚守岗位,人人主动请缨承担前沿最危险的工作。
一支优秀的队伍必然是经过层层考验与磨练才能锻造出来的,州医院院前急救科始终铭记,“速度就是生命”,“快”是他们工作的常态,反应要迅速、操作要果断,而与他们的行动相比,他们的心理一定要稳、操作要稳,应对要准,他们每天都在“快”与“慢”之间,和病魔、和死神在夺取生命,那一声声鸣笛就是急救人员吹响的号角,在号角声中驰骋在任何一个突发危险的地方,守护着一方百姓的健康与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