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州医院为进一步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预防工作,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按照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诊疗方案,结合甘肃省卫生健康委专家指定的中医药治疗和预防方案,针对临夏地区体质人群和易感人群,制定了临夏州人民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方案,给前来我院就诊的隔离观察人群免费发放中药治疗协定方汤剂,建立起中医药抗击新冠肺炎的防线,绝大多数发热隔离患者只用中药汤剂就得到有效控制。中医科采取扶正固表、祛寒除湿等治法制定了预防协定处方,免费发放煎煮好的中药协定预防汤剂,以保障医院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及全院职工提高自身免疫力,增强个人体质,降低新型冠状病毒的感染风险,防止发生院内感染。
接到命令,1月26日晚,药剂科和中药房组织人员连夜加班开始煎煮中药,为临床一线医护人员、隔离病人和其他岗位职工发放汤剂,每天从早上7点半开始一直到晚上10点半不间断煎药,每日发放量为2000至2400袋,夜间配备煎煮好协定处方汤剂及时发放给患者,使发热等症状及时好转,充分发挥了中医中药的优势。
中医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就是治未病,《黄帝内经》中有“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论述。为历代医家重视。《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云:“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句话提出了“治未病”的思想,阐明了“治未病”的重要性。“治未病”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未病先防,一是已病防变。临夏州人民医院制定的预防方法是扶正气,去邪气,用古代名方玉屏风散之黄芪、白术、防风扶正固表,建立人体的一道抗邪屏风,阻止邪气侵入人体,方中还用羌活、佩兰、生姜解表除湿以防初期感染瘟疫即可祛除病邪,将疾病消除于萌芽状态。
15天的连续奋战,临夏州3例确诊新冠肺炎患者在中西医结合治疗下成功治愈。州医院为前来我院就诊的密切接触易感人群、确诊患者和全院职工煎煮预防中药汤剂14000余付,无一例发生院内感染,患感冒的人员也减少,经观察无明显副作用。中药汤剂的运用既保障了来我院就诊的隔离人群得到及时安全治疗,同时也保护了医护人员。
祖国医学博大精深,我国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文化之瑰宝,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医药在抗击SARS和流感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此次抗击新冠状肺炎,中医的作用和价值再次昭示世人,中医药不仅能够在重大防疫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还会在未来全民健身、以防为主、“治未病”中展示其强大的力量。我们相信,随着中国越来越强大,我们对中国文化也会越来越自信,对中医的神奇力量也会越来越自信。
现将我院根据《关于印发甘肃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试行)的通知》协定的临夏州中药预防方推荐给大家,供医学同仁参考。
协定方:生黄芪20g、炒白术15g、防风10g、羌活6g、佩兰10g、生姜6g
服用方法:每日早晚各一次,每次一袋。
注意事项:
(1)特殊过敏体质者慎用;
(2)孕、产妇及小儿慎用;
(3)服药后出现腹泻及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4)此方一般服用5-7天左右,必要时可连服15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