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周血管疾病中,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发病率居周围血管疾病首位,是所谓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统计,15岁人群中发生下肢静脉功能不全的比例约为10%,并有逐渐增长的趋势,在我国约有一亿人患有此病,但其中接受根治性治疗者不足1‰,也就是说,临夏甘南两州300万人口当中,约有30万的潜在患者。因周边贫困地区患者健康知识缺乏,使得其发现及就诊的时间延迟,延误治疗导致下肢静脉症状明显加重,足踝部溃疡形成,皮肤色素沉着,给患者家庭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由于技术水平、人员培训、设备缺乏等种种原因,在临夏州周边医疗卫生行业中迟迟未开展此项技术业务,患者往往只能去省内几所三甲医院治疗,医疗费用及人力成本明显增加,为临夏甘南两州的人民群众带来严重的不便。临夏州人民医院普外科陈占斌主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借新一任的领导班子坚决支持开展新业务、新技术的东风,派遣曹学锋主治医师前往甘肃省人民医院血管外科学习,完成了临夏州首例“下肢静脉造影术,下肢曲张浅静脉硬化剂注射治疗术,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加曲张浅静脉点状剥脱术”,为临夏州医院填补了此项技术空白。
病例回顾:患者,郭某云,男,因“左下肢静脉曲张五年”入院。行“下肢静脉造影术”后发现该患者下肢大隐静脉瓣膜功能良好,遂决定行“下肢曲张浅静脉点状剥脱术”。患者术后第一天下地活动,术后三天出院。未行抗生素治疗。术后一周复查,患者下肢3mm的手术切口愈合良好达到治愈及美容的双重功效。
患者,斗格吉,女性,应“双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十年”,行“下肢静脉造影术”后发现双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遂决定行“双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加点状剥脱术”,术后第一天下地活动,术后第四天出院,未应用抗生素,达到了完美治愈效果。
患者,马则乃白,女性,因“双下肢大隐静脉曲张八年”,行“下肢静脉造影术”后,发现患者右侧大隐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左侧功能良好。行“右侧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加曲张浅静脉点状剥脱术,左侧曲张浅静脉硬化剂治疗术”,手术顺利。术后第一天下地活动,第四天治愈出院。术后复查患者恢复良好。
现在外科手术明显趋向于微创化,美容化,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该项目的开展标志着临夏州人民医院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治能力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填补了临夏州在此领域的空白。该技术已在普外科十分成熟,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极大便利,不仅避免了外地就医带来的陪护、住宿、饮食等方面的生活成本,同时以临夏地区较低的医疗服务价格和更高的医保报销比例给患者及家属,极大地缩减了医疗成本。
下肢静脉造影术是诊断下肢静脉功能不全、DVT(深静脉血栓)的金标准,是血管外科学的基础,在全国各三甲医院已经广泛开展。我院普外科开展的新项目为进一步发展血管外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我院介入手术室现有PHILIPS及GE公司的X线血管造影机各一台,完全可以满足临夏,甘南两州广大患者的需求。下肢静脉造影术、下肢浅静脉点状剥脱术,不仅是血管外科学科发展的必由之路,更为TIPS(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栓塞术为<<三级医院服务指南>>中的关键技术)学科的发展迈出了坚实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