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 医保指定医院
0930-6212297
医院新闻

一生做一事 一做终无悔--记州人民医院磁共振室主任马恩潭同志

2019-10-19 11:05:17 95次 供稿:磁共振室 摄影:磁共振室 审核:办公室 发布:信息
手机端浏览
字号:

  一生做一事,一袭白衣之下仁爱济世的心始终跳动;谨记“健康所系、生命相托”的誓言,激情投入,不辞辛苦;凡事认真负责,没有怨言,只有尽责;勤奋忙碌、一丝不苟,用自己的付出打动他人;带领团队冲刺他总能身体力行,拼搏的精神感动别人。他,就是州人民医院磁共振室主任马恩潭。

  1998年兰州大学临床医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州人民医院放射科工作,他曾梦想能成为一名亲手为患者解除病痛的优秀临床医生,却阴差阳错成了一名影像科医生。刚开始心里很不情愿,当拿到全国医师资格考试全州第一名的成绩后,他鼓起勇气找院领导要求调换到临床科室,而老院长在听完他的诉求后却说:“目前医院的放射科就缺你这样的优秀青年医生,脚踏实地立足影像科室,用辛勤劳动追求梦想,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练就一身真本领,掌握一手好技术,同样能够实现人生梦想、服务于社会”。从此,他只好脚踏实地立足本职岗位兢兢业业在放射科努力工作了。当时科室只有一台“东方红”牌X线拍片机、X线透视机、普通单排CT机。后来由于临床诊断的需求,2003年医院引进全州首台0.35T低场强磁共振成像仪,在当时来说这台仪器是全州首台磁共振。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他在放射科工作时一刻也没有放弃学习,医院决定让他去兰州军区总院师从省内著名影像专家马强华教授,学习磁共振诊断及扫描技术。为了自己热爱的影像医学事业,他暗下决心要珍惜学习机会学到真本领。学习期间每天早起晚睡,常常学习到夜深人静、眼睛肿疼,最终把科室片库里2万余例MR片认真过了一遍。进修结束老教授谆谆教诲他:做一名好医生首先要有好的医德,其次才是专业技术能力,医德高尚的医生才会更具有责任感去提升自己的医术。他谨记于心,始终秉承着那份嘱托。

  起初磁共振检查推广困难重重,有些同事选择了退却,调回原科室。而他没有灰心,不厌其烦地向临床医生反复做磁共振应用的讲解,并带领团队暗下决心:从检查的第一例患者开始,一定要把每一位检查者的影像扫描做成精品,书写的每一份诊断报告力求定性准确。慢慢地病人多了起来,逐渐由连续几天没有一位患者到每天病人满员。为了诊断准确无误必须变换参数反复扫描,常常忙得中午下不了班,晚上加班做检查,遇到疑难病例大家都会随时互动交流会诊,对每一位阳性患者都进行回访。他在工作中探索、在实践中学习,慢慢地得到了临床医生的认可、赢得了患者的口碑,他在艰难奋斗中体会到了工作的快乐。

  2008年底医院投资两千万元购置了全省首台3.0T超高场磁共振成像系统。对于他而言这又是一次全新的挑战。作为科室负责人、业务骨干,他到上海交大附属医院学习,挑起开展超高场3.0T磁共振业务的重任。他带领科室同事刻苦钻研,逐步开展了30多项新业务、新技术。多年来通过对包虫病的跟踪研究,他总结出了泡状棘球蚴病在MR影像诊断中的影像学特点,使广大藏区患者在临夏得到了准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由于病例少见,很多患者来我院就诊时已经去过许多医院,大部分都被误诊为癌症,即使是省上三甲医院也常常诊断失误,但只要这类患者经过他仔细检查,都能得到准确的定性诊断。

  医者仁心是他一生的追求。作为一名影像医生,不论是周末休息还是夜深人静,只要病人有需要,他都义无反顾地到医院给病人做检查。为了缩短患者等待时间,他带领团队早晨提前一小时上班、中午不休息,晚上再加班到10点左右,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近十几年。朋友们劝他说:“你在用自己的生命换取别人的健康,这样值吗?”他却引以为豪!一生做一事,一做终无悔,不论多忙、多累,对每一位患者仔细检查、耐心解答,使每位患者都得到最为满意的检查过程和最为准确的诊断结果,这就是他人生中最大的快乐。

预约挂号
微信订阅号